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让戏曲舞台大有用“武”之地

2022-06-24 发表|来源:光明网|作者:苏林和
配图

武戏,是戏曲艺术的重要门类之一,因其浓缩了戏曲的精气神,丰富了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传统戏曲舞台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几年,国家陆续开展一系列振兴武戏活动,一批传承剧目重现舞台,一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且不论枪花棍术、对打档子之复杂,单就一转身、一独立、一亮相就能看出演员的腰腿功力,一招一式非三年五载之辛苦。观众为武相之帅、武打之烈、武技之奇叫好呐喊,同时也为中华武术和戏曲表演的水乳交融津津乐道。

然而,当前武戏的生存发展不容乐观。首先,武戏演员的培养面临困境,武戏演员越来越少。武戏演员的训练远比文戏演员艰苦得多,且极容易落下伤病。他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每日无休止的压腿、踢腿、拿顶、下腰、甩腰、翻跟头、打把子、跑圆场、拉戏等。这其中包含着无数辛酸、汗水、泪水甚至血水。同样的学习过程,武戏演员要比文戏演员下的功夫更多。文戏演员一天练一回功,武戏就得练两回。至于各种伤病,更是武戏演员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风险高、艺术寿命短,是武戏演员必须面对的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的下降,武戏演员只能改行从事其他工作。

照常理讲,“文戏”与“武戏”应该是平分秋色,共生共荣。但事实并非如此。舞台上能见到的以武戏演员为主角的剧目,相比数量庞大的文戏,实在少得可怜。更多时候,武行只是作为调剂点缀,以龙套身份出现。在下乡演出中,武戏仅能以折子戏居多,且安排的演出数量仅占十之二三。普通传统剧目中,武戏演员多扮演把子龙套,只有开打情节才得以抖擞精神,翻不同花样的跟头,长靠短打、斧钺钩叉大展其华。然而,即便如此,这样的演出机会也并不多。类似《杨门女将》《白蛇传》的大戏用人太多,《三岔口》那样三两人对打又稍显冷清,被戏称为“一句唱也没有的光棍戏”。面对严峻复杂的文化市场环境,院团留住、培养武戏演员尚且困难,何谈创排武戏。

武戏发展遭遇困境,还与行业“变现能力”相对较弱有关。变现,不仅指艺术的经济转化能力,还包含价值尊重度、社会关注度和现实意义等。在漫长的时间里,武戏演员要勤苦练习,要小心不让自己受伤影响演艺生涯,可真站上舞台,却往往只能在聚光灯以外,甚至连演员表里也只能与他人分享“本团演员”的署名。

戏曲是一门综合性舞台艺术,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的四种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缺一不可。保护武戏演员,应该在编制上给予倾斜,树立起苦练就有舞台、优秀必有发展的导向。发展武戏行业,同样需要更多武戏展演、青年大赛这种规模性、专题类扶持,需要相关研究机构组织专业力量,深入市井采撷传统艺术精华,做好研究指导、宣传包装、培养扶持等工作,让冷门变热门,化偏门为爆款。

有树木之辛,方可期枝繁叶茂。戏曲是人的艺术,是活的文化,需要源头活水的加持,呼唤烟火人间的关爱。唯有如此,才能更好激发武行子弟攻高难、攀高峰的动力信心,戏曲舞台才会涌现出更多精忠帅气、勇武报国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