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艺术之花”为“人”开 ——谈“小百花”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青年人才培养理念

2024-03-0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蔡浙飞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他谈道:“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2023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 ”这些深刻的论述和指示,无疑为我们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目标与核心动力,为当代中国的文艺发展标注了新的里程碑。

今年,我们迎来了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10周年。作为一个在国有艺术院团创作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与文艺工作者,我会时常反问自己,如何真正在文艺创作的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去体现“以人民为中心”。这需要我们在选择现实主义题材创作时,真正植根时代生活深耕现实沃土,在选择传统文化题材创作时真正以“当下的、人民的”眼光与视角去做艺术开掘,需要我们在创作之初就反复考量如何满足人民对文艺的普遍需求和如何引领人民、构建文艺的更高需求的问题,需要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摆脱概念化、模式化的价值标准与审美模式,不断建构新的艺术表达方式……归根结底,就是要努力“出精品”。

这并不容易,但也必须去做,浙江小百花越剧团从诞生之初到如今,就一直摸索着行进在这条路上。立团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初期的“小百花”,虽然只有短短40年的团史,但她“创新与发展”的内核驱动力,从“标新立异”的建团方式就可见一斑——当年,浙江省从全省抽调了70多个越剧团的400余名优秀青年演员,经过两轮省级汇演后,精选40余名平均18岁的优秀获奖者,通过统一集训最终筛选出28名演员,成就了“原生代小百花”的豪华阵容。这种优中选优、百里挑一的“立团”准则,意味着我们的格局与视野,从来不是做一个浙江省内最优秀的越剧团,我们的眼界打开时,面对的就是全国乃至全世界。

《新龙门客栈》

所以,“小百花”从来不会故步自封,我们锚定的坐标,从来不是对潮流的盲目依从与追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对属于自己的道路的摸索与向前。因此,我们才拥有了久唱不衰、代代相传,而且被不知多少兄弟剧种移植改编的“立团之作”《五女拜寿》,拥有了开启与奠定“小百花”诗化越剧时代的《西厢记》《陆游与唐琬》,拥有了为庆贺越剧百年诞辰而创作的新版《梁山伯与祝英台》,有了面向不同类型、题材的开掘:文人戏《藏书之家》,历史剧《吴越王》《苏秦》,异国作品或名著改编《春琴传》《江南好人》《春香传》《寇流兰与杜丽娘》,甚至是女子越剧相对不敢轻易碰触的现实主义题材——《钱塘里》,以及近年参与出品的属于全新演艺类型的《新龙门客栈》,等等。有人说,“小百花”在创作层面是业界出了名的“创新”大户,但我们的每一次“超越自己”都不是任意为之,而是以观众的文化需求为风向标,在了解市场、了解观众需求、紧紧围绕观众的不同需求的基础上,找准剧种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对接点、与观众的共鸣点,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驱动的创新与尝试。

《钱塘里》

而我们的“以人民为中心”其实还不仅仅体现在创作导向上,往往易被国有艺术院团所忽略的创作的前端与后端——市场培养与品牌运营,一直也是“小百花”的重中之重。早在上世纪90年代,“企划营销”在“小百花”就是与“创作部门”并驾齐驱的核心部门之一,“戏曲进校园、进大学”也一直是我们坚持了数十年的戏曲普及与推广“工程”。从QQ群到微博、微信公众号,到抖音、B站、微信视频号等等,每一次社交平台的更新,每一次与当下观众沟通方式的迭代,“小百花”都敏锐快速地把握受众对象对内容、传播方式的新体认,从而找到新的传播方式,让我们精心准备的“创作”能够拥有最快到达观众的渠道。

所以,“艺术之花”为“人”开,“小百花”的每一轮“轰动”“出圈”,每一部精品与力作,每一次创新与超越,都是“以人民为导向”的。

同时,如果说前面谈的是向外辐射的角度,我想再谈论的“艺术之花”为“人”开,还有向内的一层结构,那就是我们想要做好一切工作,无论是艺术创作、还是传播推广等等的命脉——人才。

正如在今年农历新年上班第一天,浙江省委所指示的,要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全力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队伍、高素养劳动者队伍,要以人为本、精准发力,勇突破、善创新,以“大人才观”育才、引才、聚才、识才、用才、护才。人才对艺术院团而言,是内功,是所有的一切由“可能”变成“能”,由“设想”变为“结果”的基础和支撑。

梳理“小百花”风雨兼程但始终稳步向前的这几十年,所有的成绩,的确与一代代领导、前辈创作艺术家、表演艺术家们密不可分。“敢为天下先”是浙江的精神密码,改革开放初期,如果不是省、市各级领导以打破常规的视域与决策力,“解放思想”,集全省人才之力筛选、聚集、打造“小百花”,“小百花”自然不可能成“团”。如若在艺术上,没有编剧顾锡东、导演杨小青等一批中国戏曲创作领域顶级主创艺术家老师们和我的老师茅威涛,以及陈辉玲、董柯娣、方雪雯、颜佳、江瑶、洪瑛、邵雁等多位“小百花”原生代表演艺术家和前辈们,不会有“小百花”随后发展的蓬勃向上,领先同侪。作为基层干部,知如何来,才能知如何去。因此,当三十多年来、几代浙江省的领导和戏剧人缔造的“小百花”这个金字招牌传递到我们这一代手中之时,怎么继续“解放思想”,开掘“小百花”品牌所代表的青春亮丽之美,让她与越剧雅致柔美的艺术基因不断碰撞互相激发出新的生命力,延宕出新的时代涟漪,是我们这一代担当起“团队领导”时的重大课题。

我的思考是:还是靠人。艺随人身,尤其对于戏曲艺术院团的传续与发展而言,艺术人才队伍的建设是第一要义。一枝独放不如百花盛开的道理,放诸四海而皆准,对我们更是如此,“小百花”在几代人布局与耕耘之下,团队结构与梯队建设已颇具成效。我们有茅威涛老师等为代表的一批原生代艺术家们的艺术指导,有我和老搭档章益清“两朵梅花”和魏春芳、周艳、李霄雯等一批处于艺术黄金成熟时期的中青年同伴们,有凭借卓然的艺术实力“出圈”的陈丽君、李云霄、张亚洲、郑晓等90后新生代力量,还有一批2019年招收的三十余名“小小百花”,她们在浙江艺术职业学院还有一年的学习时间,将在2025年正式加入“小百花”的艺术人才大家庭。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我们将持之以恒地深挖传统,为这些艺术人才打造更多、更扎实、更优质的传统戏曲舞台创作与实践,提供更多的创作与演出机会,更多的传播、展示渠道,带领更多的年轻演员展示“小百花”的青春亮丽之美,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独特吸引力。

不得不承认,时代的狂飙早已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形态。随着大众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和社交方式的改变,人民对品质文化体验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广泛的口味。因而今天,当我们的创作向新的“艺术高峰”发起冲击时,还要敢于突破固有的戏曲艺术的创作习惯和艺术定式,勇敢引进、改造适用于传统戏曲艺术基因的一切艺术圈层的基因与养分,打破定式,实现对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剧团艺术团队的既定结构里,解放束缚,开放外来创作人才的合作模式,带来新的艺术与思想碰撞,激发新的创造力,这也是“小百花”一直在践行的创作原则之一。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这一论断。相隔72年,在繁荣美好的新时代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也再次为我们指明了文艺创作的核心动力与方向——人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文艺创作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宝库,深耕传统,梳理自我、了解自我、突破自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永攀文艺高峰,让“流量”转化为“存量”,让“艺术之花”为“人”开,“小百花”将永远行进在路上。

(作者为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小百花越剧院副院长兼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