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代同频 重审文艺创作
2024-03-1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头条|作者:杨东亮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无异于一场文艺工作者身份、文艺创作历史使命、创作命题深度的重新审视和刨解,它指引着我们不断反思创作的本源、艺术的初心。
文艺工作者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一、文艺工作者的第一身份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所有的文艺工作者,尽管所擅长的技艺和表现形式不同,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第一身份就是人民,所有的创作及思想情感,都不应脱离“本我”。只有当我们时时铭记“本我”,所有的创作才能以真实饱满的生活洞察和喜怒哀乐为底色,凭借对生活的热爱、对时代的记忆、对奋斗的热情进行艺术加工。只有如此,作品才能够摆脱虚空,与人民同频共振。我相信,只有把自己当作最挑剔的观众,才能够创作出能够撼动人心的作品。
二、文艺工作者应该是中国文化素养的先行者。无论是千百年积淀的历史文明还是飞速发展的当代文明,都是文化艺术的根基所在。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才能站在更宏观浩瀚的历史视角下去审视创作选题、选材和文化美感。从近年流行的“中国风”,我们可以看到大众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但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单单是“汉服元素”“唢呐配乐”“传统色彩”等等单独元素的堆积,而需要通过我们自己深度的阅读和研究,挖掘并表现“中国风”本质——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由表及里地呈现真正的中国之美。
我们需要在历史与当代、读书与行走中不断吸收。以历史为镜在当今的土地上行走,方知东西南北城市文明演变的个性故事,更好地捕捉提炼中国山河的辽阔壮美,表达出绿水青山背后的人文故事,让土地的恢弘大气与人情往来的温暖相辅相成,让视觉上的震撼成就心灵的震撼。以生活为尺在当今的道路上行走,方知各民族文化风土的独到韵味,才能谦卑地不断收集并且丰富中国文化的演艺形态,才有可能展示出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元,表现出大国文化本有的和合之美。进而做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三,文艺工作者应该努力追求守正创新。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文艺创作的无限灵感源泉,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创新都应该不负时代。它可以是选题创新,通过新的构思去解构传统故事;可以是技术创新,用更当代的技术形式展现当今的社会风貌。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沦为“架空”式创新,或者为博人眼球进行“表面”创新。观众的审美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提高,因此我们的创新应该具备更高的高度。作品的审美、精神内涵应该做到形神兼备,用年轻的创作心态和创作眼光不断吸取时代精髓,用成熟的创作手法去攻克创新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例如,在短视频流行的当今,竖屏已经成为主要的观看方式。我们要做的不单纯是改变拍摄或者构图方式,而是应该利用竖屏对于细节的呈现优势,反向去提高我们的细节捕捉精度、用运镜的美和巧思去填补竖屏画幅限制的问题。而这恰能赋予我们新的角度去演绎我们熟悉的景色。
我们追求的文化艺术之美,它应该是灵动立体、不断生长的美的合集。它是人情之美的至高表现,来自人间烟火的温暖谈笑,来自先辈奋勇前行的意志,来自世代华夏儿女薪火相传的守望;它是大地之美的集成色彩,来自东南西北山川河流或浩瀚壮阔或烟雨朦胧的交错气势,来自平原高地或星幕低垂或霓虹满目的百般夜色;它是古今之美的琴瑟合鸣,来自古老神话里开天辟地的英雄,来自唐诗宋词的汉语之美,来自民族自豪民族自信的蓬勃……这些美,都是我们创作文化艺术作品应该有的美学标杆。只有以此为参照,我们才能实现自我价值,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以更为深邃的视野、更为博大的胸怀、更为自信的态度,择取最能代表中国精神的题材,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作者系影视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