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清明“节令戏”略说

2024-04-0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巴灵一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中国传统节日。清明民俗最典型的就是祭祖和扫墓,另外就是踏青和春游。清明题材反映到戏曲舞台上的“节令戏”,也是以这两方面内容为主体。

配图 晋剧《介子推》

说起清明节,不能不谈到寒食节。据传,寒食节起源和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有关。传统戏曲舞台上出现较早的歌颂介子推忠义之举的作品,是元代的杂剧《晋文公火烧介子推》,作者是山西临汾人狄君厚。故事中,晋文公误把介子推和其母烧死在柳树之下,感到非常悲痛,为了“以志吾过,且旌善人”,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定阳郡改为介休县,并在介子推忌日这天禁火,以寄托哀思,称为寒食节。清明节一般都落在寒食节后的一两天。此后寒食节和清明节就演变成祭祖和春游为主题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的戏曲舞台上演绎介子推的忠烈故事,逐渐成为一个颇有仪式感的文化现象。清代宋廷魁所撰《介山记》、蔡廷弼所撰《晋春秋》,讲述的也是这个传统故事。后来的京剧《焚绵山》、晋剧《介子推》《千古寒食祭》,蒲剧《介子推》《火烧绵山》,豫剧《烧绵山》……讲述的也大都是这段故事。尤其是火烧绵山的场景,催人泪下,感人至深,传承下来忠贞、正直、淡泊、孝敬等各种美好的道德信念。

除了介子推的故事,清明的戏曲舞台上还经常上演《生死牌》《探阴山》《小上坟》《状元谱》《康氏哭灵》以及一些其他的传统鬼戏。剧中人物和鬼魂的离合悲欢,寄托着世人对传统美德的珍重和颂扬,传达惩恶扬善等美好愿望。

另外,游春的内容也是清明“节令戏”的重头篇章。其中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演绎出的《小放牛》,讲述一个放牛的牧童与一个小村姑路遇的故事,二人对唱歌舞,互表爱慕,身段优美,情节风趣。京剧、川剧、秦腔、晋剧、河北梆子、豫剧等均有这个戏,荀慧生、于连泉等大师都演过这个戏,名演员张春华以66岁高龄扮演小牧童也非常精彩,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洛阳桥》《杨八姐游春》《游湖借伞》等戏也是借助游春情节引发戏剧冲突,优雅的唱词、清新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清明节的“节令戏”,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感受生活的美好,缅怀往日的情意,也是一个联系过去与未来、人与自然的情感纽带。近年来,在艺术创作领域,也有一些表现时代生活、颇具特色的清明“节令戏”出现在舞台上。比如表现先烈事迹的一些现代戏就很令人动容。不过,现在的清明“节令戏”还是以一些传统老戏为舞台主体,这些戏中也有一些需要反思和提升的地方,比如一些封建和迷信之类的固化观念,就与当今时代不匹配。谈论今天的清明“节令戏”,也需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审美理念和道德认知上的新思考和新转换,需要一种当代人文精神的共识性,需要审美品格上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清明“节令戏”的舞台怎样更丰富、更有生机和活力,也值得我们的戏曲工作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