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忌“捧杀”
2024-05-23 发表|来源:半月谈|作者:尚宇轩笔者在基层从事文艺工作,发现不知从何时起,对同一部文艺作品的评价,在不同的场域能看到截然相反的画面——在专家撰写的文章中,“巨大进步”“可圈可点”甚至“一部壮举”等溢美之词比比皆是,可打开微博、微信、小红书、豆瓣等,看一看普通网友的现场观后留言,却到处是“原地坐牢”“很是失望”“不知所云”的吐槽。
也不知从何时起,一些文化文艺产品的创作生产单位、机构及其掌门人,患上了“批评焦虑症”,或者叫“好评依赖症”——如果不叫好,或者有了批评意见,就说明这个项目抓错了,整个创作团队都徒劳了。于是,“组织评论”甚至比“组织创作”更重要,一旦有人提出一些批评意见,不论善意与否,都横眉竖目,或群起而攻之。疏通关系、不菲润笔,各种“红包批评”“人情批评”比比皆是。
更不知从何时开始,有个性、有深度、敢较真的评论家越来越少。作品研讨会召开前与会专家事先跟作者和机构约好说什么,甚至成为心照不宣的潜规则。你说一个优点、我说一个亮点,会议从开始到结束,满场的交口称赞——艺术不行?题材好!选题不行?呈现好!表演不行?服化道好!总之,总有可以夸的地方。研讨会变成表彰会,顾问团成了夸夸群。更有甚者,照着剧情梗概写评论,连现场看剧目、现场研讨细节的过程都跳过了。
本该引导创作、激浊扬清、更好帮助群众理解作品、帮助各大院团改进提升作品的“文艺批评”,在人情与市场面前,变成了一团和气的“文艺表扬”,变成了“各取所需”的利益置换。浮躁、逐利之风渐起,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
诚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舞台艺术作品的评价本身就是见仁见智。可倘若,一部作品第一次登上舞台就被齐声称赞“成功演出”“反响热烈”,未经过几次打磨就众口一词“豪情壮举”“扛鼎之作”,这样的现象显然也不正常。好作品理当表扬,可一部刚推出来的新作品,就没有任何一点需要改进打磨的地方么?一些作品本有较好的基础,可以持续打磨提升,可能就因为这声声叫好而志得意满,错失了成为好作品的机会。
打造舞台文艺精品,需要客观冷静的批评声音。创作规律告诉我们,传世的经典之作,无一不是经过无数次打磨提升,最终玉汝于成。没有“问世即巅峰”的作品,就算有,在问世前也是经历千锤百炼、千磨万研。一个真诚的批评家,会用不同的视角看作品,肯定其优长、指出其不足,助其不断打磨提升。批评,是创作者必须要有的一面镜子。
构建良好创作生态,需要客观冷静的批评声音。一片好的森林,需要啄木鸟。构建文艺创作良好生态,要有优秀的创作者,要有“闻过则喜”“三省吾身”的文艺工作领导者、文艺创作组织者,同样要有优秀的批评家。如果没有较真的态度,失去了监督与批评,庸俗吹捧大行其道,讲真碰硬无处发声,文艺创作的方向将难以匡正,健康清朗的文艺生态也将难以构建。
“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越来越多言不由衷、粗制滥造的文艺评论,是当下文艺创作领域的病态。
评论家不能得“软骨病”,文艺创作者不能“讳疾忌医”,文艺批评的组织者,更应倡导“批评精神”。只有有了真正的批评,我们的文艺作品才能越来越好。
文艺评论
-
文化艺术夜校大有可为
2024年太原市文化馆服务宣传周,5月20日在双塔公园启动[详细]
特别关注
-
《2023中国艺术发展报告》表明:现实题材创作保持强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