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走出舞台小圈子 走进观众大世界

2024-05-3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高昌

前不久,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在北京河南大厦启动,中国剧协副主席、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带领众多戏剧名家及青年才俊,让首都观众从一个充满时代风采的崭新视角,领略了传统文化的美好魅力。此前,上海的“豫园·豫剧·遇知音”系列演出已经开启了豫园驻场演出新模式,郑州的河南艺术中心小剧场也开启了沉浸式驻场演出活动,李树建雄心勃勃的“豫园、京园、家园”三步走计划完美落地,他们喊出了“新时代 新生代 新形态——看我戏曲新一代”的口号,充满自信和自豪。

沉浸式驻场演出改变了传统的戏曲演出方式,比如传统舞台变成了T台,喷空艺术和多个剧种元素同场竞技,演员在剧场各个角落出场,零距离与观众进行巧妙互动……种种贴近新时代观众心理需求的艺术变革和创新尝试,使豫剧等传统艺术形式在新的文化语境中焕发出蓬勃的美学力量。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和抑扬顿挫的传统戏曲元素通过现代审美视角、借助时代传播手段重新演绎和有效推进,成功走出舞台小圈子,走进观众大世界。特别令人赞赏的是这种创新尝试念好了“青春诀”,获得了众多年轻观众和听众的由衷共鸣。任何艺术都不能满足于夕阳下的玩味和回忆,而应该大踏步走进清晨的春野,去到年轻人的心灵里播种美、传播爱,收获掌声和微笑。

笔者认为这种创新把稳了青春派们的审美脉搏,有助于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发展,是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在为传统艺术形式“添加新能量”。我们不能以保护的名义,把传统艺术形式装在玻璃瓶里,像标本一样封存起来。这种封存的标本可能会保持所谓的“原汁原味”,但是没有血液、没有灵魂、没有时代呼吸,也就没有鲜活的生命。我们现在回忆京剧四大名旦的艺术道路,他们是继承者,同时也都是革新者。没有创新,哪里有流派?当年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摩登伽女》,也都是在创新中发展起来的。

这种不限舞台、不限流派甚至融合多个剧种的大胆革新,也引起一些委婉的疑惑。这种沉浸式创新,会不会影响豫剧艺术品种的纯粹和本色?面对这种疑惑,笔者赞成梅兰芳先生“移步不换形”的观点。不跟着时代移步,艺术就无法前进;但是这种创新是很好地融合,而不是硬性地粘贴。倘若生硬勉强地把传统艺术形式进行整容、截肢甚至阉割式的所谓改革,其实也是一种伤害。笔者认为,衡量这种创新是否成功的标志,终究还是要看能否唤起现代观众大范围的审美认同。那种仅仅在小众圈子里孤芳自赏的掌声,没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比如李树建领衔的小剧场精华版《程婴救孤》,与大型舞台剧《程婴救孤》确实有一定的差异性。小剧场演出中的串联场次由“喷空”团队演员演出,重头戏还是由李树建等名角担纲。时长压缩了,剧情紧凑了,原汁原味的豫剧魅力却没有改变。特别是当李树建在观众身边零距离地演唱经典剧情,催人泪下的情节和表演在观众身边展现,大家切实感受到豫剧的魅力,而且更增加了一番新鲜的观赏体验。李树建大胆采用地方戏曲演绎时尚新潮,成功展示了戏曲艺术的四功五法等程式性的传统元素,也巧妙改编和借鉴了现代舞台美学理念,载歌载舞,演观谐和,彰显了守正创新和“拿来主义”的艺术魅力。

近年来,不断有勇于探索的艺术家带来各种新鲜创意,沉浸式的“新国风”越剧《新龙门客栈》、融入西洋乐器的粤剧《白蛇传·情》、低吟浅唱的苏州评弹《声声慢》、借鉴二人转的歌曲《罗刹海市》等出圈的改编作品,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某些“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传统艺术放下矜持的身段,走进当代的演出市场之后,通过大胆创新的方式增添了现代魅力和抒情色彩,让年轻观众也兴致勃勃地留在了观众席。当然,也有一些走得较远的艺术作品,在笔者看来确实是有进一步完善和融通的提高空间。每一种传统艺术形式,都有自己的根脉和水土,离开了这种根脉和水土,就像“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一样,实际就发生了本质上的异化。

李树建说:“以观众的欣赏需要为目的,承认观众的存在,重视观众的需求,就是尊重戏曲的艺术规律。”他与众多河南艺术家偕同古老豫剧开启的这种突破观演关系、直面文化消费、融入百姓生活的沉浸式驻场演出方式,确实反映了当前“文化+百业”背景下的各种新的文化生态,也确实引起了大家的热切关注。希望这种热切关注有助于促使艺术家进行美学自省和思考,同时也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使传统豫剧艺术形式更加贴近现代文化生活,从而也有益于艺术生态的改善和提高。

在艺术舞台上,“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的风景,比“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风景,终究更有活力。在新质生产力的热核效应和驱动赋能之下,豫剧沉浸式驻场演出的大胆创新,为我们带来以下三点美好愿景:

一是寻找审美最大公约数,不能剑走偏锋,我行我素。艺术是靠观众和市场保持生命活力的,观众是用脚来投票的。任何艺术都不能漠视观众的声音。

二是了解现代观众的共情点,把握审美脉搏和公众诉求,贴近生活和民间甘苦。

三是提升传播度、增加传播手段,寻找更多心灵沟通的有效途径,让观众更直接地了解创新的动机和意义。

笔者理解,传统艺术形式和现代元素的融合依然离不开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种融合并不是对传统艺术成就的简单重复和机械模仿,而是在现代视角下集前人成就之大成的一种创造和创新。这种创造和创新吸纳传统、检验传统,同时在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进而形成新的传统。

豫剧沉浸式驻场演出的成功“破圈”,可以说是走上了一条新的前行路径,也可说是一个现象级的开端。但是对于创作者和从业者来说,接下来的路,笔者认为还是任重道远。只有真正在艺术市场搏击风雨并站稳脚跟,在新与古、醇与鲜、正与变、守与创等方面更好地进行平衡和把握,才能构成传统艺术现代嬗变的良性艺术生态。“新时代 新生代 新形态——看我戏曲新一代”,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转型,走好也要走稳:

一是培养创新人才,实现新老人才间的有效更替和有序交接。李树建在深情回忆常香玉等豫剧前辈的艺术贡献时,也坦率提起戏曲舞台上“隔辈红”的现象,表示要为年轻人才崭露头角铺路搭桥。他说:“我甘当绿叶。我从舞台到讲台,从前台到后台,就是为了给新秀站台。”这确实是感人的有识之见。传统艺术历来注重“角”的影响力。人才,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不能用传统的程式、圈子思维固化甚至桎梏传统艺术的创作活力。

三是研究客观可行的评价体系,同时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有好说好,有坏说坏,有效引领。

四是继续培育和扶植市场活力。有场地,有条件,有环境,才能为艺术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气象和水土条件。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外在因素。从内因角度来说,说到底,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不能停留在“术”的层面,改革传统内容和传播手段应该合常合道,在“道”的层面,真正走进火热生活,反映人民心声,契合当代审美,引领时代风尚。

笔者期待未来看到的不仅仅是在形式上创新的豫剧等传统艺术,而是在新形式、新传播手段辅助下的新内容和新思想。传艺,教的人首先要为人之标;学艺,学的人首先学修心之道。当代戏曲艺术在内的许多传统艺术形式,曾经面临各种所谓时髦思潮的质疑、排挤和冷落,甚至是在狂欢式的解构危机中顽强而坚定地走过来的。现在则是向阳而开、寻美而至,生存空间越来越大,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喜欢和欣赏传统艺术形式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祝愿豫剧的沉浸式驻场演出在戏曲艺术的现代化转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方面秉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求正融变,奋力探索,拿出更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勇攀艺术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