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现代戏创作如何提升当代感
2024-06-0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池浚戏曲现代戏一般指现当代题材的戏曲剧目,源于20世纪初的“时装戏”。现代戏、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三并举”政策的提出,让现代戏在成为戏曲剧目类型概念的路上更进一步。我们常听到一种习惯性说法:“古装戏反映古代生活,让当代人有距离感;现代戏离现实生活较近,更容易被当代观众接受。”一路走来,戏曲现代戏佳作频出,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一些现代戏虽然裹着现代的“皮肤”,却没有长成时代的“筋骨”,看起来题材是现实的、故事是近年的、人物是当下的,却难以给观众时代感、现代感、当代感。有的现代戏甚至不如古装戏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共情,坐在剧场里看现代戏有时反倒不如刷一条时事新闻、听一场事迹报告会、读一篇人物报道来得亲切感人,心理距离非但没有拉近,反而变得更疏离、阻隔、陌生了。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我们需要从形而上的观念和形而下的手法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创作者是否培育了现代意识,观念是否具有前瞻性。有人认为:“只要演的是现实题材,就能贴近当代观众。”我们不能搞“题材决定论”,来源于现实不仅仅是时间维度的概念,更是思想意识的概念。有时明明是在写时代楷模、演当代先锋,如果创作者观念陈腐、思想保守,不能走在认识前列,必然导致作品浮在表面,创作时跟风应景,说空话、废话,跟观众做“人近心远”的“交流互动”。结果是将现代题材演得“面”新而“里”旧,仿佛剧中人是从20世纪甚至更久远的时空穿越而来。
二是创作过程是否采用了创新表达,手法是否具有先进性。戏剧界常说“写远不写近”,现代戏与真实原型的样貌、自然主义的表演、生活习惯的语言距离较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戏曲程式体系的发挥空间,影响了夸张写意的“戏曲化”表达。如果形式落伍、手段不足,让原本想象力天马行空、表现力新招迭出、创新创造活力四射的舞台艺术背上了沉甸甸的“现实”包袱,不符合现代审美意识,观众就会产生割裂感、违和感。
如何提升现代戏的“当代感”?我们需要从时代、生活、人物三个方面考量。
一是要坚定文化自信,向时代借一支妙笔,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有人认为:“现代戏成功率低是因为戏曲作为传统艺术,本身难以表现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事实上,经过戏曲工作者百余年的探索实践,用传统戏曲手段演绎现实生活、塑造新人物的范式已稳步形成,完全能驾驭现实题材、身边故事、当下人物。
二是要坚持深入生活,从生活引一泓源头活水,从生活之“源”开掘出艺术之“流”。生活和艺术就像米和酒的关系,只有用生活的米才能酿造出艺术的美酒。创作者要俯下身、钻进去,投身火热的生活,用心挖掘事迹素材。现代戏的主角常常自带光环,但光环不等于行迹,行迹不等于故事,故事不等于戏剧,有了生活并不代表就“有戏”,其间有很长的路要走。面对真实、切近、质朴的生活,既不能“躺平”,甘于平庸乏味,更不能“矫情”,强行加戏、生硬拔高、人为制造冲突,以“咋咋呼呼”代替真情流露,显得幼稚可笑。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提高阅读生活的能力,对生活有洞见、有读解、有感悟。
三是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回归普通人、平凡人、真实可信的人。越是现实题材越要接地气,越是当代人物越要说人话,让舞台形象在观众眼中亮起来、心中活起来。不应把人物符号化,把概念图解化,把现代戏演成活报剧。我们应该关注现代人的所思所言所行,挖掘人们内心深处的爱与恨、喜与悲、梦想与现实、冲突与和解,通过直抵人性的交流,抒发有血有肉的情感,注入鲜活的生命力,触动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实现观众和人物的同频共振、心与心的双向奔赴。
归根结底,为了推进传统戏曲艺术的现代化,提升戏曲现代戏的当代感,新时代戏曲人自身要实现现代化的更新迭代与转码升级,担当起新时代赋予自己的新使命。我们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做时代精气神的提振者和抒写者、人间烟火气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生活情景的艺术化表达、现实人物的戏曲化演绎、传统文化的时尚化呈现中,用心用情开展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艺创作,发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戏曲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