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与艺术创新 ——科技创新视角下的2023年度中国艺术创作
2024-06-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吴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质生产力及相关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艺术创作,为艺术的创新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开辟了新赛道。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2023年度,前沿数字通信技术、媒介终端演变、人工智能研发等科技方面的革新使艺术内容生产发生嬗变。
一方面,数字平台及产品逐步改变了受众的接受方式和审美习惯,进而影响到艺术行业的各个环节。数字文化娱乐消费作为重要的文化消费形式,创造了新的文化体验,催生了新的文化内容和体验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整合行业信息,帮助文化企业及时捕捉行业动态,根据用户的喜好调整艺术产品的内容生产方式、传播与反馈方式,进行分众化服务及传播。此外,文化数字化逐渐向内容更多元、体系更完善的方向发展,通过人工智能助力文化产业、沉浸式体验、数字版权保护、文化IP跨界等方式, 积极探索转型升级的发展空间。人工智能在应用和介入艺术产业时形成全新维度,全面提速创作、制作、宣传、经营等各个环节的数字化进程,从而突破了产品制作的技术壁垒,明显降低了创作门槛,赋能宣传制作的降本增效和创意输出,并开拓了制作与演出的新形态。
另一方面,从科技创新的视角看,中国的艺术创作领域呈现出技术跨领域交叉融合和应用创新迭代加速的特点。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终端的演变,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了更多机遇,各艺术门类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主题,创作群体从多样视角寻找创新点,在内容叙事、传播媒介和营销理念上与时代风尚联动,思考人工智能时代人类主体性重塑的问题,拓展了新技术、新题材。比如,新编越剧《新龙门客栈》作为经典剧目重新演绎的成功示范,在和声、配器、编制等方面进行了多样化配置与多媒体舞台空间的呈现,实现了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审美表达;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世界音乐人工智能大会暨未来音乐会,以“音乐、人工智能与脑科学的跨界融合”为特色,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与音乐结合的前沿成果,探索科技与艺术交汇的未来趋势和应用前景;在工艺美术领域,数字技术也深刻影响创作过程,促使其从材料到表现手法都有突破传统的改变,新业态迭出,打造了一批“破圈”的作品。
在倡导跨学科、跨艺术门类、交叉学科综合性研究的背景下,国家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引导和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于艺术创作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为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证与指引。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深入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为贯彻落实这一规划,财政部又印发了《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明确支持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多个文化艺术科技创新项目,重点支持文化资源数字化、线上线下融合演出演播、舞台安全检验监测、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云服务、沉浸式文化和旅游体验及智慧旅游等领域。
新技术、新材料等的融合应用,极大拓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并作为重要增量因素,催生出大量新兴文化业态,为艺术作品创新和传播水平提升提供了视角方向与技术支撑。同时,智媒时代的数字化传播方式,缔造了一种大众文化形态中的价值表达方式,满足了受众的共情需求,艺术生产也由此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全方位影响大众的文化认知、娱乐休闲、文化消费等方方面面。
值得关注的是,大数据技术虽然可以助力产品的分众化配置、发挥引导大众文化潮流的积极影响,但也可能形成令人担忧的“信息茧房”效应,加剧信息区隔和个体审美导向,消弭传统媒介所担负的公共美学品位引领,导致文艺创作的趋同化。此外,数字技术多角度、多维度影响着艺术创作和制作,改变了艺术作品的生成机制和内容生产形态,呈现出制作成本低、轻量化产出、分众化传播等特色,比如短视频平台及短视频创作带给普通人更多表达渠道。然而,短视频的泛滥也带来阅读和思维的碎片化等负面影响,还有一些微短剧,存在思想浅薄、刻意猎奇、夸张放大人性欲望等问题。
由此可见,科技助力艺术发展的同时,一系列科技伦理风险和法律问题也不可避免地相伴而生,伦理治理与法律规范随之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命题。2023年在天津举办的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伦理高层次专家研讨会,便以“人工智能伦理风险与对策”为主题,讨论了人工智能新技术带来的伦理风险与挑战、健全治理机制等议题。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战略性技术,正深刻改变着艺术发展的面貌和格局。为实现艺术的高质量发展、提高可持续性效益,必然要求通过寻求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新质生产力,推动艺术创作与传播、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技术与艺术的跨界合作等实现多维度空间的广泛覆盖和拓展,在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地优秀文化元素的同时,不断探索新题材和新形式,回应艺术与时代脉搏互动的深刻命题。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中国艺术年鉴》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