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改进评论文风,提高评论效力

2024-06-2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张德祥

文艺评论要引导创作,引领风尚,首先要让人喜闻乐见。只有人们喜闻乐见,评论的效力才能抵达。怎么才能让人喜闻乐见?要平易近人,让人看得懂,看后总有收获,人们就会喜欢看,评论才能走进大众视野。评论的文体没有固定格式,可以是美文、杂文、小品文,古人还曾以诗评文,不定于一尊,文体要自由活泼,语言要通俗易懂,言之有物,让读者与观众一目了然。言之有物就是开门见山,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直截了当,让人知道你对一部作品或一个文艺现象的判断、评价,这就是“评”。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再说明道理,回答为什么这样判断,这就是“论”。评就是评判,论就是说理,评论就是这么简单朴素。如果说艺术作品要求作家的倾向性越隐蔽越好,那么,评论文章则是要求作者的观点越鲜明越好。

提高评论效力,需要改进文风,就像鲁迅杂文一样,能有一针见血的效果。评论并非都要写成标准化的“论文体”,穿靴戴帽,峨冠博带,一堆“能指”“所指”“他者”“文本”“隐喻”“间性”“二次元”之类概念堆起高高的门槛,让读者望而却步。不如此,好像显不出高深的“学术性”,实则显出的是故作高深的“学术病”:动辄万字,洋洋洒洒,概念轮转,空洞苍白。这种评论,有谁愿意看呢?所以,评论要走出象牙塔,放下架子,放下身段,接地气,通民意,直面作品说真话,说人话。自古至今,有谁喜欢云山雾罩、言不及义、空洞乏味并长之又长的评论?

文艺作品最终是要接受人民群众检验的。网络时代到来,大众有了评论文艺的发声渠道,极大地活跃了评论。文艺评论不是少数评论家的专利,每个读者观者都可以有感而发,网络提供了这一便利,于是,我们看到一些来自于民间的评论,有话直说,长话短说,有的放矢。民间文艺评论是自发的,就是为了表达自己的观感和观点,没有瞻前顾后,也没有什么修辞装饰,直率真切,新鲜活泼。有些评论还很有见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不能低估群众的鉴赏力,不能低估群众中蕴藏的创造力。民间文艺评论的出现,给中国文艺评论带来了一股新生力量,丰富了评论的色彩,增强了评论的活力,值得重视。

文艺评论是运动着的美学,它必须具有实践的动态性与活态性,它是通过评论动态而传达的思想和美学。所以,文艺评论不是从书本到书本、从概念到概念,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必须接通生活源泉,与时代对话,从民间文艺评论汲取营养。任何一个时代,文风都是思想作风和学风的直观体现,繁缛的、绮靡的、矫揉造作的文风不是什么“学术化”,而是思想僵化贫乏的表现,华丽辞藻不过是思想苍白的掩饰。文艺评论贵在见识、思想和力量。评论的思想性、科学性不体现为学术腔和八股性,而体现为实践性和生动性,因此,评论也是一种创作,也应当是一种美文。评论文体文风的转变,应当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要求,适应网媒传播的特性,这是评论之时代性、实践性的要求。

转变文风,增强锐气。正气和锐气相辅相成,文艺评论就会更有力量,才能有力地引导创作,引领风尚。让我们进一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评论的重要论述精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打磨好批评这把“利器”。坚决摒弃学术八股,坚决摒弃概念空转,坚决摒弃以洋为尊,要从中国文艺创作实践和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出发,用中国道理总结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上升为中国理论,实现审美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评论话语体系和文体文风,为新时代文艺的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视听艺术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