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夯实文化自信的现实逻辑

2024-07-24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冯巍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这是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迈出的新的“划时代”的一步。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的现代化为中心的现代化,其中必然包含着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那么,文化的中国式现代化,究竟是指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衔接,进一步作出了更直接、更现实的阐发,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笔者看来,这就是文化在新时代要实现的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都接续表述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笔者看来,这绝不是阐述顺序上的简单变化,而是一种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如果说党的十九大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到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表述是遵循文化的历史逻辑,是立足过去面向未来,那么,党的二十大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述,就是遵循了文化的现实逻辑,是立足未来面向现在——因为没有现在,就没有以现在为界的过去与未来,就无法从过去走向未来——没有今天正在发展、创新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传承,就没有革命文化在今天的弘扬。可以说,这三种文化在阐述顺序上发生的根本变化,本身就意味着文化自信的加强。

因此,在笔者看来,增强文化自信,就是增强对新时代的文化自信,即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是人民群众“现在进行时”在文化上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如果对今天的中国没有自信,我们如何从历史走向未来?如果对今天的中国文化没有自信,我们如何依托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如果这种文化自信,在自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却不能充分自信于一百多年来积淀的革命文化,不能充分自信于正在发展、创新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今天的人们如何立足于当代、立足于世界?我们对自身思想文化、价值底蕴的深切认同和肯定,必然既包蕴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切认同和肯定,也包蕴着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切认同和肯定。

人们近来关注如何弥合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之间的“温差”,这固然依托在经济工作上着力,但文化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及文艺评论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必须直面自己把文化自信的体温传递到人民群众中间的职责和使命。不管是恪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道,还是恪守“弘扬革命文化”的正道,都是为了我们正在发展、创新中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走上健康成长的大道。新时代文艺的中华文化立场、中国气派、中国风范,既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也来自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勃勃生机。这样的文化才是鲜活的、真实的,才是具有长久的生命力的,才是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的力量之源。

文艺创作所展现的中国与文艺评论所发现的中国,都应该是当代中国人眼中的中国——这个中国既是舞蹈作品《唐宫夜宴》的国风满满、华彩舞姿,也是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既是传统晋剧《于成龙》讲述布衣宰相忧国忧民的历史故事,也是现代的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唱响科学家屠呦呦为民制药的当代传奇;既是电影《流浪地球》奏响朝向太空的人类命运交响曲,也是电影《第二十条》既面向底层又指向每一个人的对全社会公平公正的审视;既是电视剧《觉醒年代》勇立革命潮头的知识分子群体,也是电视剧《钢铁年代》幸福大院里的工人群体、电视剧《山海情》荒滩戈壁上的农民群体、电视剧《人世间》平民社区中的当代中国老百姓群体;既是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诗画中国》中向我们款款走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歌舞类综艺《歌手》《这!就是街舞》里艺术的魅力以及热辣滚烫的当代青年文化;如此等等。这些文艺创作及其来自各界的评论,已经让人们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产生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但是,必须看到,今天的中华文化已经迎来了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节点。让更大比例、更高远格局的好作品的涌现成为常态,让更丰富多样、更能“发现中国”的文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和大众鉴赏成为常态,已经成为人们普遍的新期待。在物质文化生活全面提高的今天,如果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必然会折损文化自信;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蓬勃复兴的今天,如果人们对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长时间得不到增强,也必然会折损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就是它们得以共同生长、不断伸展的土壤,我们以创新为推动力,就能依托这样的根脉和土壤让中国精神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十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就特别强调了“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这个问题。他还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作家艺术家评论家“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对人民,要爱得真挚、爱得彻底、爱得持久”。这既是对文艺创作为人民书写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阐释中华民族禀赋、中华民族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殷切期望,也是对文艺评论发现那些弘扬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的作品,发现那些以中国节奏讲述中国故事并塑造出具有中国精神的中国人民群像的作品的深切呼唤。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安排。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细化了这个战略安排,将完成一系列改革任务的时间点确定在2029年。这就距离2035年“文化强国”的目标更近了,也就对文艺工作提出了更紧迫的任务要求。未来五年,我们的任务就是努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种文化平衡充分发展,在文化层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涤除“浮躁”,夯实新时代全体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