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剧现场”的屏幕之思

2024-08-23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车慧琳

近日,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的高清舞台艺术影像在北京老舍剧场上映。该剧改编自列夫·托尔斯泰的同名巨著,由莫斯科轻歌剧院创排,自2016年推出便是俄罗斯音乐剧中的大热门。

俄罗斯音乐剧《安娜·卡列尼娜》

全剧共三十六曲,故事主体为广大观众耳熟能详。此次观看的并非真正的音乐剧演出,而是剧目的高清影像,加之本剧的特殊舞台设计,“屏幕”的存在就变得尤为突出。

通常音乐剧在转场时会关掉灯光,使整个舞台变暗。而《安娜·卡列尼娜》得益于其舞台设计,背景有一块巨大的屏幕,可以在转场时加上大屏幕中画面的转换。如在《列车长》与《我的热土》之间,插入的是机械齿轮到蓝天和金色麦田画面的转换;紧接着,后一首的《如果早知道》则是在麦田中飘落红叶,再衔接红叶纷飞、阴云密布的城堡。在本剧中,影像成为剧的一部分,补充舞台上较为单一的叙事手法,延伸了舞台空间,丰富了舞台意象。

在高清影像中,这“影像”又有所不同。虽然大屏幕上播放着画面,但屏幕前有栏杆高台布景遮挡,在舞台前拍摄并不能窥其全貌。在高清影像中,这些转场画面用原画面取而代之,而非直接拍摄舞台。这或许是导演担心直拍屏幕会影响影像观众体验的有意之举,也会使观众短暂地抽离:缺少了舞台的布景和灯光,且与屏幕实际播放的画面色彩与画质有异,会将观者从对音乐剧本身的沉浸中短暂拉回。真正坐在现场的观众不可能看到完美无缺的转场画面——因此,观看影像的观众的“临场感”被陡然削弱,凸显了高清影像与电影更相似的一面。

此外,在影像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类似电影的镜头。如安娜与渥伦斯基在车站互诉衷肠一幕,就出现了典型的电影镜头:安娜的背影作为前景虚化,焦点放在渥伦斯基身上,表现二者的亲近关系;而在其后的卡列宁与安娜争执一段,类似镜头再次出现,只是此时虚化的前景是安娜的正面,她背对着卡列宁,强化二者虽在对话,安娜却不愿与卡列宁敞开心扉的情感。

在戏剧现场,观众采取的是“全景式”观看,而很难看清演员脸上的细微表情。在高清影像中则相反,观众能看到演员局部的特写,在切到特写时却失去了对整体的把握。在现场,戏剧导演往往用尽全身力气,只求观众能注视自己希望强调的剧情或人物;但在影像中,这一切则变得颇为轻松:只要把镜头对准那里就好。影像一方面拉近了观众与舞台的距离,也限制了观众的视野。

影像介入戏剧,戏剧转化为影像,这两点在《安娜·卡列尼娜》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最初的戏剧追求使演员与观众同时“在场”,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除了戏剧录像,“直播戏剧”亦蓬勃发展。在影像及更多不同媒介的影响与介入下,戏剧的“现场性”还真正存在吗?或许如一些理论家所言,“现场性”本身就是一种被建构的产物?影像是加深还是削弱了观众的“在场感”?我们如何看待、利用戏剧中的影像?这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