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时代与传统的双向赋能 ——评综艺节目《国风超有戏》

2024-08-23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崔伟

对于《国风超有戏》这样一档大胆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创新节目,作为戏曲从业者,从最初的疑虑观望,到最后怀着兴奋的心情看完第十期的圆满收官,这其中很多感受与思索要谈一谈。

《国风超有戏》很新颖,但不是追求形式上的标新立异,而是对国风音乐的文化内涵、戏曲艺术的美学本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进行深耕与深挖,在流行音乐、戏曲音乐、国风音乐三者之间寻找一种和合共生的创作规律,在守正的基础上赓续了创新的传统。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国风超有戏》不仅体现出时代的活力与质感,更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沉感与生命力,让人在情感上获得共振,在审美上获得享受,在精神上获得鼓舞。它对民族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仅表现在技艺层面,而是在尝试一种与时俱进的戏曲打开方式,在戏曲美学考量、音乐创作规律、情感表达方式等方面寻找全新的切入视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一种更加深沉的历史承载。节目汇集当代乐坛的知名国风音乐人、专业戏曲人、青年演员、年轻创作人、传统艺术传承人等百余位嘉宾,投身到国风音乐的共创实践中,依托科技与创意,通过全新的音乐作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得以深情表达。从这个意义上讲, 《国风超有戏》传达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开创精神,实现了时代与传统的双向赋能。

传统戏曲焕发出时代生机与活力

一说“传统”,往往会让人觉得古老而久远。事实上,越是传统的东西,越应该激活它内在的活力;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结合。国风审美的关键在于“守正”而非“守旧”,其生命力在于找到文化传统中那些震撼人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历经千年而亘古不变,就在优秀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汇合之处。

《国风超有戏》将“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深刻地提炼出来,为新形式、新手法、新载体提供了一种根植于传统的内在支撑,通过一个故事、一首歌曲、一段旋律,使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在当代人心中找到源泉力量和情感共鸣。节目旨在通过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传统价值,激发文化共鸣,增强文化自信和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节目的主题——“高山流水”“情比金坚”“神话传说”“家风润心”“忠肝义胆”“巾帼力量”“孝思不匮”“足智多谋”是中华文化中的瑰宝,历久弥新。通过探寻戏曲、国风、流行的关系,创造出一种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国风文化新景观,使传统戏曲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音乐的共荣共生

《国风超有戏》做了一种有益的尝试——将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流行音乐置于同一舞台。尽管二者的音乐创作规律、美学风格、情感表达方式不同,但这种创新性的融合却并未给人一种违和感,反而愈加展现了二者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共荣共生。

戏曲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艺术形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节目中戏曲元素通过与现代流行音乐的结合,强化了国风音乐多元种类中的独特风格。这种结合不仅保留了戏曲艺术的美学本体,还融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表达方式,赋予了戏曲艺术新的时代生命力。例如《国风超有戏》第五期“足智多谋”中,娄艺潇和刘宇共创的国风音乐作品《天下计》尽管在曲风、曲词、旋律上都是现代的,但并没有背离戏曲本体,而是对京剧《空城计》中诸葛亮“智者顺时而谋”的核心思想进行了深度的挖掘与呈现。金润吉和张晓涵共同创作演绎的国风音乐作品《智谋无双》细腻地解析了“足智多谋”的内在真谛,在传统戏曲与流行音乐的层层交错中,以更易被当代年轻观众接受的时代节拍,使这种全新的国风音乐形式更加贴近现代观众的审美,传递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穿透古今的情感力量。

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的“内外兼修”

在呈现形态上,《国风超有戏》创造了一种传统戏曲艺术与时代音乐的有机共融。从事戏曲工作的人,不能只看到戏曲艺术丰厚的家底、光鲜的历史,还要看到传统戏曲艺术在传播上的局限。如果不能与当代生活和当代观众结合,再厚的家底也只能成为一种逐渐淡去的荣光,成为和当代人建立情感共鸣的鸿沟。

《国风超有戏》体现了一种“内外兼修”的努力,精神内涵上“向内”挖掘,表现形式上“向外”探索。它没有急切地把传统艺术掰开揉碎、分毫毕现地铺陈于前,而是牢牢抓住精神气质的内核,真切感悟后润物细无声地幻化在全新的色彩与旋律中。最难能可贵的是,这种大胆而迫切的转化又并非“为新而新”和“生闯硬撞”,所有创作者——无论是幕后的节目策划,还是台前的音乐创演,无不是以一种极负责任的耐心和百折不挠的勇气,探索创造着不同元素的共通与融合,从而自信地完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性表达。

《国风超有戏》带来的审美愉悦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力求做到美学风格与文化意蕴的和谐统一。国风这种深沉的追求和音乐这样一种艺术形式,与传统戏曲元素的结合,使得悠远的传统具有了与现代人自然而然的情感亲和力。同时,它是人文艺术与当代科技的有机融合,但这个科技含量不仅是形式上的——比如“数智人国小风”的形象创造——观众在赞叹技术与形式之余,同样在审美情感上寻找到了精神共鸣。

这档节目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在对民族文化创新创造的过程中,深耕了传统、实践了理论、探索了规律、坚守了根脉,它让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当代传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以一场国风音乐的共创实践之旅,成功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魅力,做到了时代与传统的双向赋能。

(作者系中国剧协原秘书长、戏剧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