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以文化自信为基础的中国文化传播 ——从《黑神话:悟空》说起

2024-09-09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杨叶秋
《黑神话:悟空》游戏界面

8月20日,一款基于中国古典文学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正式上线,迅速成为全球游戏界的焦点。根据SteamDB数据,该作品吸引了超过2415万Steam用户同时在线。截至目前,其在各平台的总销量已突破1730万份,总销售额超过59亿元人民币。在权威游戏评分网站Metacritic上,这款作品获得了7.9的高分,与《塞尔达传说》和《战神》等经典游戏比肩。作为一款备受全球玩家关注的作品,它不仅是一个娱乐产品,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众多国际玩家称赞这款游戏为“一场将中国神话栩栩如生呈现的视觉盛宴”。

重塑:中国经典《西游记》的现代演绎

《西游记》作为中国文化瑰宝,其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哲学内涵在全球范围内广为人知。游戏《黑神话:悟空》不仅保留了《西游记》中的神魔形象和故事元素,还将其与现代游戏叙事手法和互动体验相结合,赋予了传统故事新的生命力。

游戏共分6个章节,每个章节获得一种关键道具。虽然游戏元素、人物、妖怪、道具均源自《西游记》 ,但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故事线。玩家将扮演一只生于花果山的猴子,肩负天命,寻找已故孙悟空的6件灵物,展开一系列充满挑战和奇幻色彩的冒险。剧情最终揭示,天命之人找回6件灵物后,摘下束缚的金箍,继承了孙悟空的记忆。这一设定体现了“人人皆可成为孙悟空”的主题,强调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主宰。

这种互动性设计使玩家不仅是故事的旁观者,更成为积极的参与者。通过游戏世界中的视觉和互动体验,中国文化变得鲜活生动。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演绎,不仅让中国玩家感到亲切熟悉,也让外国玩家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和理解中国文化。

视觉: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黑神话:悟空》在视觉呈现上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细腻还原和现代艺术风格的大胆融合。游戏每帧画面和每个战斗场景都展现了电影级的视觉体验。游戏还巧妙地融入了地方民谣和文言文对话等元素,进一步增强了文化氛围。

游戏场景设计灵感来自中国古代山水画和建筑风格,充满了传统美学元素。从层峦叠嶂的山川到古色古香的庙宇,每一帧画面都仿佛是一幅栩栩如生的中国画卷。这种视觉呈现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致敬,更是一种有效的文化传播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开发团队在制作过程中进行了大量实地考察。他们走遍全国各地的名胜古迹,建立了“中国古建筑虚拟资产库”,其中包括山西晋城的玉皇庙、山西朔州的崇福寺、四川南充的醴峰观、云南大理的崇圣寺等。这种对细节的追求和对文化的尊重,为游戏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角色设计同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孙悟空的形象不仅保留了原著中的灵动与顽皮特质,而且通过现代游戏技术展现出更为复杂的表情和动作,使这一经典角色在全球范围内更具吸引力。其他角色如妖怪、神仙等,也都经过精心设计,既符合中国传统描述,又具有现代游戏的独特风格。这种角色设计在向全球玩家传递中国神话故事的同时,也为游戏带来了独特的文化识别度。

创新:从传统到全球化的跨越

《黑神话:悟空》不仅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更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文化传播的一次创新尝试。游戏在全球范围内的成功发行,标志着中国文化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地位。这款游戏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高超的技术和出色的游戏性,更在于其作为中国文化载体的独特定位。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不应仅停留在保护层面,而应着重于活化。本案例正是这种活化的典范,虽然故事情节取材于《西游记》,但在叙事方式上融入了许多现代元素,由此更符合现代受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这种创新使得该作品不仅是一款文化产品,更是中西文化融合的结晶。

此外,这款游戏作品在全球市场上的成功也展示了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游戏发行后,在海外市场掀起了一股“西游”热潮。这种文化现象不仅源于游戏本身的质量,更因为成功地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转化为全球玩家都能接受和喜爱的元素。这种转化既有助于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也为其他文化产品的国际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超越: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展现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关键组成部分。《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是一款游戏的胜利,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展现。它是中国创意工作者通过文化产品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尝试。游戏中的中国元素既吸引了外国玩家的目光,也向世界传达了一种文化自信。

通过《黑神话:悟空》,中国传统文化以全新方式进入全球主流文化视野。游戏中的中国元素并非简单的背景设定,而是游戏核心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深度的文化植入增强了游戏的文化价值,提升了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体现在游戏的销量上,更体现在全球玩家对中国文化的接受和认同上。

总之,《黑神话:悟空》的成功是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一次成功输出。通过这种输出,中国文化自信地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并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这无疑是中国文化传播的一次重要胜利,也为未来的文化传播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作者系四川美术学院教师、米兰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