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文艺新发展

2024-09-23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王伟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在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征程中,值得文艺界关注的问题是,新质生产力如何推进文艺新发展,将给文艺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带来怎样的影响。

新质生产力孕育文艺新素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产决定艺术生产。不论是直接地还是间接地决定,都表明生产力、经济基础与物质生产对文艺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除了表现在为文艺生产提供所需要的诸多外部物质条件以外,更重要的是,重塑文艺的内部构成素材。关于后一点,马克思曾经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用一连串的反问予以解释:“成为希腊人的幻想的基础、从而成为希腊[神话]的基础的那种对自然的观点和对社会关系的观点,能够同走锭精纺机、铁道、机车和电报并存吗?在罗伯茨公司面前,武尔坎又在哪里?在避雷针面前,丘比特又在哪里?在动产信用公司面前,海尔梅斯又在哪里?”马克思提醒人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征服自然、支配自然的神话式想象一去不复返。作为文艺的素材,自然如此,社会亦如此。尽管新质生产力在主体、成长速度、劳动效率、竞争环境等多个维度,都远远超越了传统生产力,但与传统生产力一样,正在演进中的新质生产力也会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新一轮的塑造,从而改变世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

科学技术常常被比喻成社会变化的发动机,无论是运输、通讯还是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都对现代日常生活进行了革命性的再造,并且有时明显、有时隐蔽地表现在文艺作品的内容之中。科技不断加速,改变的不只是肉眼可见的物质层面生活,还有相对隐秘的精神层面生活——世人的审美意识与感觉结构,他们与身边万事万物的关系,他们认识世界、自我与他人的方式等等。不管是日常生活中或大或小的繁多变革,还是甲乙丙丁对日常生活的新感觉与新体验,都为文艺创作供给了源源不绝的素材。文艺创作要熔铸这些新素材,以美学的方式生动展现新质生产力相对于传统生产力具有哪些优越性,新质生产力如何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怎样的重要作用。同时,文艺生产也要适当关注高科技与技术装置可能诱发的一些负面效应,譬如,数据滥用、隐私侵犯、网络犯罪、物质至上以及过度依赖电子产品而导致的身心健康问题等,并从审美的视角展望可能的化解与改进之道。

新质生产力塑造文艺新格局

在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文艺事业与文化产业而言,新质生产力的根本在于升级内容、提高品质,以高质量发展不断优化文艺的供给机制,实现文艺生产从多到好、由粗至精的范式转换。文艺既是党和人民的一项重要事业,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重要一员。目前为止,文艺市场上仍然存在数量多精品少、快餐式消费等问题;一味追求发行量、收视率、点击率、票房收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改变这种状况的关键在于优化供给,在于催生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文艺作品,以良币淘汰劣币。衡量这种统一的标准有三个:一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二是经得起专家评判,三是经得起市场检验,进而达成思想、艺术与市场的有机统一。在这方面,《只此青绿》《白蛇传·情》《长安三万里》《永和九年》等一批优秀的国风国潮作品做出了表率。它们都在创新中传承并激活了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了意境之美、文化之美与科技之美,不仅走红大江南北,而且风靡海外。文艺生产的现实是,思想、艺术与市场三个条件都能满足的作品在数量上还有待提高。有些作品得到了人民与市场的好评而专家并不认可,有些作品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而市场却反响平平。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升文艺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增强文艺作品的传播力。

优化文艺产品供给机制,必然会同时拉动需求侧或消费侧的变革,而消费侧又反作用于供给侧,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走势。就生产与消费的一般关系来说,“生产”生产出消费的对象、方式与动力,而“消费”则生产出生产者的素质,因为它在生产者身上引起追求一定目的之需求。如此看来,文艺生产与文艺需求就是一个双向驱动、相互促进的过程:与其他产品一样,文艺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为读者生产文艺作品,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创造出能够欣赏艺术和具有审美能力的大众。在此过程中,优化文艺产品供给,需要更好地处理普及与提高这一文艺活动的永恒主题,借助高度发达的大众传媒普及文艺知识、文化素养,并在普及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从而促进文艺的大发展大繁荣,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新质生产力催生文艺新形式

悠久的中外文艺史清楚地显示,无论快慢,生产力的每一次巨大变革最终都会传导至文艺形式上面来。从石刻文字到竹简帛书,从纸质书写到雕版印刷,从广播电视到国际网络,与之相应的粗线条变迁是,从诗歌到散文,从小说到影视,从纸媒文艺到网络文艺。每一种文艺新形式的诞生,往往意味着现有文艺形式地图的重新绘制,彰显着文艺观念不同程度的更迭,乃至关联着整个文艺生产过程的深刻变化。新质生产力的一个关键特征是高科技,它首先将会通过互联网与新媒体等新技术,沿着文艺的形式、观念与生产过程等几个路径,继续影响文艺尤其是新媒介文艺的生产。伴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生产力的不断解放,与文艺新形式紧密相关的文艺生产新主体不断出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近些年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新的文艺组织大量涌现,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新的文艺群体十分活跃。”不难预料,这些在网络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文艺群体与组织,在未来的文艺市场与文化产业中,还会进一步发挥创造文艺新形式的作用。

长期以来,无论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一直都是技术的主体与掌控者。在文艺领域,这表现为技术只是创作的辅助工具,从未对人类的创作主体地位构成真正的威胁。最近几年,高科技对文艺的影响有了一个引人注目的转折,即以人工智能为形式的技术个体闪亮登场,赫然成为相对独立的文艺创作者。从“微软小冰”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出版,到“AI孙燕姿”名扬网络,再到使用大模型创作的百万字小说《天命使徒》问世;从ChatGPT广受追捧,到OpenAI的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一鸣惊人……几乎所有的文艺门类都感受到科技带来的强大威力与压力。人工智能与文艺的结合,开启了多种新的创作可能,并刷新了既有的文艺经验与文艺知识。对于这种势不可挡的技术变革,我们无法“置身事外”。

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对人工智能介入文艺保持比较清醒的认识。人工智能文艺依靠设定的程序与大数据算法模型,惊人地大幅提升了创作速度,与之相应的是文艺作品的数量激增。文艺创作不能只追求速度与数量,更应该追求作品的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批评了浮躁的创作态度,呼吁文艺工作者沉下心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反复打磨出好的文艺作品。因此,文艺界特别要注意防止滥用智能工具、流连忘返于机器文本的汪洋大海而无法自拔。很大程度上,人工智能写作是已有文学经验的归纳、提炼与重组,是文本间性的语言游戏,远离了生龙活虎的现实生活。《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文学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这一层意思,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予以强调,并就技艺与内容的辩证关系指出:“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文艺工作者在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创作时,要牢记总书记的上述教诲。一方面,不以科技强行整合艺术,而以艺术积极引导科技,走出重现过去文本内容的窠臼;另一方面,在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的基础上,以精品创作书写新时代的新史诗。

总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崭新的创作素材,催生出文艺新手段和新形式,同时也要求我们更新文学组织方式、塑造文艺新格局,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