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复排的“求忆”与“求异”
2024-09-26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马艳会“求忆”与“求异”是当代戏曲实践与发展的一体两面,不可相互替代,更不能相互分离。“求忆”通过对文化经典的不断温习获得今人对古意的体认和互通,并借此为实践树立标尺,为拓新拟定方向;“求异”则是在面对新的时代审美诉求时必须做出的种种尝试,同时也是时代文化心理与艺术审美创造由当下向永恒的凝结与积淀过程。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提出的“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正是对这一规律的总结。实际上,文脉源流的清浚正来源于每一个时代对于中华文明独有精神内核的再次阐读与展示,时代风尚的转变,要求文化艺术的表达内容与表现形式也要不断拓新,但求新求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前代实践的成果也就自然成为后事之师。正是这一循环往复、不断遴选积淀的过程,赋予了当代实践以历史命题,也将时代气息凝聚为民族气质。
在当代戏曲实践中,经典剧目复排一直是戏曲传承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求忆”当然是经典剧目重新搬演的应有之义,“求异”也是复排实践中不可或缺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平衡两者关系,便成为这一实践活动的核心问题。
艺术实践因其自身特性,无法用筹算、数值等予以测绘和描述,更不能将比重和概率当作其内部规律。因此,戏曲经典剧目复拍的“求忆”与“求异”绝非轻重、优劣的利弊权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的实践过程。“忆”与“异”如何平衡因实践目的而论,以冷门、濒危剧目的整理、留存为目的的复排,以全面继承为主,而对于观众早已耳熟能详的剧目就需要做出更多新的尝试;“忆”与“异”如何平衡因实践主体而异,青年演员要多“忆”,方能融会贯通熟能生巧。成熟的演员则要多“异”,才能推陈出新,做出有益尝试,推动戏曲发展;“忆”与“异”如何平衡因观众群体而论,不同观众群体有不同的欣赏需求,面对老观众要多保留原汁原味的戏韵,面对年轻观众则要凸显青春活力与新鲜创意;“忆”与“异”如何平衡因搬演剧目而论,不同剧作有不同的旨趣与思考,切合时代精神的能够保留应多加留存,与当代文化思想相左的则应发挥“求异”的功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方能使“历史遗迹”得以重建、重现。
由此可见,经典剧目复排中“忆”与“异”的平衡在具体实践当中并不存有机械的一定之规,需要艺术创造的综合判断,通过剧目、创作、观众、环境的相互作用,在艺术实践中获得一定的动态平衡。
“求忆”与“求异”的动态平衡关系需要根据搬演目的与实践目标进行必要取舍和相应调适,但不意味着艺术创造可以打破传统、突破规范。所谓过犹不及,只有把握好实践中的度,方能真正激发出经典剧目的当代光彩。
其一,“求忆”与“求异”需要对戏曲继承与发展的总体方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判断。继承不是对经典剧目原始状态、原生形态的简单复刻和照搬,不论是戏曲、剧种还是剧目,一旦定格,便成为博物馆艺术,最终丧失生存的活力。以创造为主题的发展更不能成为单纯的拿来主义,以借用代替借鉴,以拼接冒充融合,以噱头营造热潮,在表层形式上下功夫只会让艺术产生更深层次的内部断裂。其二,戏曲艺术的本体性特征是“求忆”与“求异”的根本遵循。戏曲的本体性特征是戏曲在传统美学原则观照下的历史生成,也是戏曲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主要特性。让戏曲回归戏曲,让戏曲保有戏味,其实就是在经典剧目的再次搬演中以戏曲的本体性特征为艺术旨归,以“求忆”擦亮原有的艺术光芒,并在这一过程中让“求异”自然生发。当然在大部分的经典剧目中,程式化的表演机制与虚拟化的情景塑造均已在不断的舞台尝试中成熟稳固,甚至每一点改变都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求异”就需要更为谨慎,需要创作者具有精深的传统美学素养和艺术实践功底。其三,“求忆”与“求异”需要把握好经典剧目的情感内核。经典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反映了人们共通的普遍情感。经典剧目的魅力则为这种普遍情感的艺术表达找到了一种最为恰切的表现手段。在经典剧目复排中,对于剧本内涵、人物情感的深入挖掘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舞台呈现的最终目的。因此,“求忆”就是对情感表达机制的忠实还原,而“求异”是用当代情感视角的再次审视和诠释。其四,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需要把握好“求异”的手段和方式。近年来,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日渐紧密,戏曲实践的方式方法也日趋多样化,为“求异”提供了充分的试验场地,也取得不少可借鉴的成果。总体而言,经典剧目复排的“求异”可以是调适,也可以是改变,可以是借鉴,也可以是融合。以舞台美术为例,近年来的舞台呈现早已迥异于早年的“一桌二椅”,不少舞美设计充分利用了以景化情的布景优长,使虚拟化的审美想象有所凭藉,从而拓展出更为深广的审美空间。戏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原本就具有极强的涵容性,在“求异”与“求忆”的语境下,探索经典剧目与当代艺术的有机互动,相互借鉴与学习,更可以让古老焕发新意。
“信而好古、敏以求之”,以虔诚的心态充分理解、消化既有成果,方能以敏锐的洞见凝聚起新生的力量,这是中华文明的内生机制,也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承发展路径。当然,这也是经典剧目复排如何平衡“求忆”与“求异”的答案。
(作者系中国评剧院助理研究员、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学术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