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
2024-10-1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评论员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10年来,文化供给丰富多彩,文化活动有声有色,文化惠民温暖民心,文艺演出来到家门口,文化滋润着民众的幸福生活。广大文艺工作者一笔一画描绘着“诗和远方”的美好愿景,人们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心系人民的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生活日益丰富、不断向前的今天,文艺工作者要沉下心来汲取其中的营养,涵养“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胸怀、“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的关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的情怀。人民的心声跳动在这些不朽的话语中,人民性是这些话语的底色,心中有人民才会有“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传世佳句。文艺作品可以是心灵的写意、生活的工笔、时代的素描,呈现生活的参差多态。文艺工作者通过文艺作品让时代的呼声被人听见、时代的步履被人看见、时代的主题被人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文艺工作者也砥砺了品性、涵养了人格。人民是文艺创作的焦点,文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艺术为生活而作、情感为时代而抒、作品为人民而生。人民需要文艺,对文艺作品的品质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文艺需要人民,立足人民的火热生活,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文艺工作者追梦不止,努力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心中有人民,作品才能深入人心。建设文化强国,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文艺工作者把更多的笔触伸向基层的生活,描摹人民生活的脉络,丰富文艺作品的内容和内涵。文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深化作品的思想内涵;扎根人民,拓展作品的表现空间,倾听人民的心声、书写人民的生活,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中把作品打磨成精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文艺工作者还要秉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歌颂真善美、针砭假恶丑,以战士的担当擦亮文艺作品的底色,营造风清气正的文艺生态、社会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文艺工作者要以不懈的探索锻造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创作出反映人民生活的、跨越时空的高质量作品。杨万里的诗句“闭门觅句非诗法,只是征行自有诗”反映了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文艺作品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回声。文艺作品接地气才有生气,文艺工作者要在时代洪流中感知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中间有鲜活的语言、鲜明的个性、动人的故事。看过生活中千家万户、千山万水,文艺工作者的笔下自然有千言万语、千峰万仞,文艺之花必将为人民绽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时代旋律在文艺作品中回响。文艺工作者要扎根中国大地,讲述中国故事,看遍万家灯火,写出人间烟火,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2023年,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从时代之变中提炼主题、萃取题材、回答时代之问才有创作经典作品的可能。民之所需,艺之所向。文艺工作者要把艺术追求同国家的前途、人民的愿景结合起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锐意进取,拓展内容、探索形式、丰富手段,从老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中感知时代的脉搏,努力做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创者,做时代精神的记录者、传播者、弘扬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