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形式新业态进一步赋能文艺生产和传播
2024-10-29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谭旭东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氛围,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充分讨论,提倡体裁、题材、形式、手段充分发展,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抓作品和抓环境相贯通,改进文艺创作生产服务、引导、组织工作机制。”
文艺创作是一种创新的过程,文艺的新形式、新业态在文艺创新的过程中产生,进而推动文艺发展。以新形式新业态进一步赋能文艺生产和传播,进一步做好文艺工作,需要我们深度创新、改进机制、建设队伍、多出精品。
深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
文艺创新包括使文艺工作者发挥原创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文艺形式创新等。在新技术、新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文艺形式的创新比较显著。
要推动文艺新形式和新业态的发展,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就需要文艺生产者适应新的文艺生产工具和发展环境,以及新的出版和销售渠道、新的传播推广方式。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文艺创作、出版、传播和接受的创新机制和高效系统,使作者、编辑、受众和市场之间更好地维持良性的关系。
当然,要推动文艺新形式和新业态的发展,还要借助新技术和新媒体,文艺生产者要善于把文艺和科技有机结合,让科技为文艺插上飞得更高更远的翅膀。比如,随着AI的兴起,让文艺和AI结合,以人工智能和新媒介技术为文艺创作、出版和传播赋能,将进一步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这也是文艺生产要素中的生产工具的创新。再比如,文艺作品可以借助各种电子媒介、新媒介进行传播,并形成跨媒介和媒介融合的样式,以多模态的崭新形式进入受众视野。因此,新的技术和工具不但为文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形式,也提供了内容,并赋予文艺作品新的社会内涵和文化能量。当然,这也对作家、艺术家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媒介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改进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完善各方面制度机制,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作出进一步系统部署,推动文艺创新源泉充分涌流、文艺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从文艺体制机制改革角度看,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要切实落实到文艺政策、文艺组织模式和文艺人才培养的创新上。调整和改进文艺政策并使之更加适合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现实与规律,是非常必要的,其中就包括文艺组织及活动的创新,比如文艺评奖和文艺服务的创新。文艺评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它的权威性和规范性能够直接影响文艺创作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改良文艺评奖的程序和评奖的方式,对促进文艺创作的发展,尤其促进对优秀的新人新作的出场有重要作用。此外,优化文艺服务和文艺教育的方式,能够使文艺更加贴近现实生活、贴近人民的需要,因而做好文艺志愿者服务工作,抓好优秀文艺进社区、进村里、进学校,都是非常必要的环节。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包含了制度机制层面的优化、硬件条件的创设,还包括文艺作品生产和传播机制的优化、文艺理论研究的方法创新和话语创新,促进体现人民大众艺术创造力并能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精神的文艺作品的高质量生产和高效能传播。
在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要素中,优秀的、具有创造力的文艺人才是核心要素,也是最活跃的部分。文艺创作的创新性、创造性和超越性都取决于文艺人才的创造力。
建设队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要把文艺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文艺人才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新形式新业态进一步赋能文艺生产和传播,文艺人才的思想素养、审美能力和读者意识非常重要,同时也要重视文艺人才创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近年来随着高校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意写作课程的开展和跨学科、新文科建设的推进,具有文艺创意能力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相信文艺的创新创意思维会更加深入人心。当然,优秀的、极具创造力的文艺人才和具有创新性的文艺作品中也包含文艺思想的创新、文艺创作技巧的创新,以及文艺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文艺理论话语的创新。
在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作家、艺术家只有增强自身思想素养和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立足于时代,审视和提炼现实生活,创作出具有思想和艺术品质的作品。因此,笔者认为,作家、艺术家要特别注意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着力于思想境界的提升。观念陈旧、思想境界不高,甚至一味追求市场利益,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容易缺乏思想震撼力,格调也会低下,欣赏起来也会枯燥无味。正如文学家艾青所说:“诗必须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没有思想内容的诗,是纸扎的人或马。”二是要着力于文艺理论和文艺素养的提升。如果缺乏理论素养,尤其是缺乏先进理论的指引,作家、艺术家的创作就可能陷入盲目、盲从,甚至缺乏基本的艺术水准,达不到文艺审美的要求。三是要着力于想象力、创造力的提升。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作家、艺术家的看家本领,也是独创性的表现。如果作家、艺术家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仅凭模仿而生存,其作品自然会失去独创性。四是要善于与读者对话和进行跨界交流,同时,还应具有读者意识和市场意识,能够主动地把优秀的作品更好地推向社会大众。也就是说,作家、艺术家要有为人民创造全新作品的思想站位和艺术水准,还要有推广文艺作品、促进文艺大众化的手段和能力。
多出精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引导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书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文艺创作以及文艺作品的传播也迎来了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定挑战。文艺工作者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站在时代的高度,结合新的形势,以新形式和新业态进一步赋能文艺生产和传播,多出内容丰富又具有思想感染力、具有时代精神的佳作,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
(作者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