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剧场更需精耕细作
2024-11-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夕君越是蓬勃发展的关头,越要警惕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小剧场来说也是如此。过于强调创新、实验,以此为艺术、制作等方面的不成熟乃至草率找借口,抑或过于强调市场效益而忽视了艺术本位的坚守,都不可取。
真正的实验、创新应该是“先破后立”的过程,即遵循艺术规律,在旧有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向高质量推进,小剧场演艺涌现出的大量佳作无不如此。
小剧场演出由来已久,如今已蔚然成风,俨然成为许多城市的一道文化风景线。近年来,小剧场积极与沉浸式演艺等新兴演艺形式合作,取得新的突破,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走进剧场、走近艺术,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繁荣演出市场、促进艺术普及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
立足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传统,可能对小剧场的类型定位、艺术特色、风格追求等产生不同的看法。在“横看成岭侧成峰”之间,恰恰能无限趋近小剧场的真实样貌和理想形态。历史往往能够启迪前路,面对小剧场蓬勃发展之势,适时回望过去并重申若干朴素的道理,很有必要。
业界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法国的西方小剧场戏剧运动启发了国内的小剧场戏剧,后者又直接影响乃至催生了小剧场戏曲。西方小剧场戏剧运动面向商业捍卫艺术、面向流行坚持个性,其实验性、对抗性乃至颠覆性几乎与生俱来。从这样的观念、背景出发,较容易观察到国内小剧场艺术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乃至突破、颠覆的一面。
然而,倘若从观演关系的特征、从表演与接受的角度考量,小剧场艺术与我国传统的厅堂式演剧模式有着深厚的精神渊源。我国传统戏曲一向强调近距离观演、近距离接触,程式化表演是一种相由心生的流露,而心理空间是无限大的,西方写实派戏剧建造出的“第四堵墙”,在以传神写意为审美理想的中国式演艺传统中,本就很不牢固。在这种视角下,大胆创新甚至大刀阔斧“推墙破框”的小剧场反而表现出某种古典主义的复归与致敬。
有学者指出,先锋戏剧未必都是小剧场戏剧,同样,小剧场戏剧也未必都是先锋戏剧,但我国当代先锋戏剧大部分是以小剧场戏剧形式出现的,却是个不争的事实。小剧场戏曲亦然。就创作缘起与动机而言,许多从业者深耕小剧场是因为其船小好上手、船小好掉头,即用更小的空间去聚集视线、延伸市场、吸引受众。“小”这一突出优势使得小剧场更便于开发、深耕垂类市场,做出品牌、做出个性,这无疑给了创作、表演人才实验创新、自我实现的机会,给了观众以较低成本走近艺术的机会,也给了剧场艺术在社会文化转型、媒介飞速发展的当口紧跟时代潮流、融入百姓生活、巩固市场阵地的机会。总体来说,强烈的创新意识、新颖的表现形式、鲜明的市场属性,正是当今小剧场较为突出的几个特征。
然而,事物的隐忧常常就潜藏在其特色甚至是优势的背后,越是蓬勃发展的关头,越要警惕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对小剧场来说也是如此。过于强调创新、实验,以此为艺术、制作等方面的不成熟乃至草率找借口,抑或过于强调市场效益而忽视了艺术本位的坚守,都不可取。
真正的实验、创新应该是“先破后立”的过程,即遵循艺术规律,在旧有基础上锐意改革、不断向高质量推进,小剧场演艺涌现出的大量佳作无不如此。然而,个别小剧场作品存在“只破不立”的情形,一味强调突破、颠覆传统剧场的观演方式,乍一看来也的确有些许新意,令观众惊讶“戏还能这么演”,但细究之下,其在剧本、人物等基本环节上打磨得并不成熟,制作上也称不上精良,艺术理念层面更谈不上什么奇思妙想。这些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不同而不同的仓促上马之作,难以获得长期的生命力,也难以带给观众真正的艺术享受。极个别作品甚或在内容边界上搞些歪心思,那更是不值一哂。
还有个别小剧场剧目热衷于追随甚至炒作新鲜概念,仅仅在宣传包装上玩花活,演出场地中放几把椅子、邀请几位观众上去坐坐,仿佛整场演出就成了“环境式演艺”;或者演员来到观众席中说几句台词,与观众稍作互动,就敢打出“沉浸式戏剧”的旗号。这类做法不仅不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小剧场的艺术品位,反而有挂羊头卖狗肉之嫌。假借时髦概念将观众“忽悠”进剧场,或许能一时奏效、获得短期收益,但对于自身品牌打造、长期运营而言,显然是弊远大于利。倘若因个别演出场所、个别作品的不当操作影响了观众对小剧场的整体印象,那就更令人深感遗憾了。
扎扎实实搞创作不易,推动演艺行业、演出市场整体繁荣亦不易,尚在风口之上的小剧场绝不可恃“小”而骄,而是更需精耕细作,用优秀的作品回应目前所获得的关注,谋求自身更加长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