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堂会舞台探秘
2024-11-14 发表|来源:中国戏剧出版社|作者:迟雪峰堂会是明清戏曲的重要展演场所,其发展是在遵循“观演合一”的传统模式下逐步成熟的。它由表演者、场地及观众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作为观演平台,空间布局既要满足演出的实际需求,还要兼顾观众的审美体验。堂会受到明清上层社会的青睐,不仅是娱乐之所,更是重要的社交平台。尤其对士大夫阶层而言,它是高雅集会的理想选择,宴友赏曲成为“时尚”,且在置办上非常考究,最好选在“清霄”“皎月”“佳风日”,有“美人歌”“名优(演)”“姣旦(舞)”,座有“名士”“丽人”“佳公子”“知音客”“鉴赏家”“诗人”,还要准备“玉卮”“美酝”“佳茗”“好香”。在这样的观演环境中,所处地点相对灵活,“华堂、青楼、名园、水亭、雪阁、画舫、花下、柳边”等均能转变为舞台。这种与建筑场所、自然环境和谐共融的演出方式,提升了堂会在明清社会的独特地位和广泛影响。探讨明清时期戏曲堂会舞台样式,不仅因其反映了时代特征与文化内涵,还因为它提供了分析该时期戏曲表演形态、舞台布局及审美取向的独特视角。这涉及历史文化、生活习俗、艺术创作及跨学科等领域,成为审视明清戏曲风貌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堂会演出形式及其内在逻辑,这对梳理戏曲舞台美术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对它的研究,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为现代戏曲舞台美术创新提供灵感和借鉴。结合对传统舞台美学精神的深入挖掘,对现代舞台设计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有助于我们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更好的寻找平衡点,在传承、传播中寻求创新。
当前,戏曲演出中出现的“西化”现象不容小觑,一方面,西方戏剧文化的引入对我国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显著影响,从剧本结构到舞台美术,无不渗透着西方戏剧理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戏曲演员在表演方式、角色塑造乃至剧本创作等方面也积极汲取西方戏剧的营养,力求满足现代观众日益多元化的审美需求。尽管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现代化进程,但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些问题与表演风格、舞台设计息息相关。对于戏曲演员而言,过分依赖西方戏剧表演技巧,可能导致表演丧失中国传统戏曲独有的韵味与鲜明特性。对于舞台设计者而言,若一味模仿西方舞台设计风格,则可能忽视中国戏曲舞台艺术的内在规律和独特美学,缺乏对本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借鉴传统戏曲堂会舞台样式等丰富的文化遗产,融合现代设计理念,并结合现代审美需求和科技手段,既要保持中国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和鲜明特色,又要不断创新,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首先,堂会本身具有邀约性、娱乐性、仪式性和地域性,这些特性使得演出的空间环境由主人根据社交需求和现有条件进行陈设布置,明清时期的堂会演出场合显得尤为特别。虽然过去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舞台设计概念,但实际上,这些演出的舞台布置大多由主人亲自“设计”完成,其中蕴含了高度程式化的综合设计理念,这一点,戏曲舞台美术研究者应当予以特别关注。通过分析堂会舞台样式,我们可以深度剖析和提炼传统戏曲舞台美术中的美学规律,并将其更好性地转化为指导当代戏曲舞台设计创新与发展的宝贵经验。然而,现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其次,堂会的社交属性是它与商业演出相区分的重要特征,我们应该从社交功能的角度对堂会演出的舞台样式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审视。对于戏曲堂会舞台作为当时社会各阶层交流互动重要载体的独特社会文化功能及其深层意义的阐释,目前的研究未能充分展开。通过对这种舞台样式的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明清时期家庭文化、社交礼仪状况,以及更细致地了解戏曲观赏习惯等方面的发展变化。
堂会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演出场所,其舞台样式在明清戏曲艺术的文化审美和社会风尚中扮演了桥梁和纽带的角色,它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是“歌舞演故事”的鲜活表达。对明清戏曲堂会舞台样式及其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能够深化对传统戏曲艺术的理解,能为当前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深入探究明清戏曲堂会舞台样式,能够激发当代戏曲舞台设计的创新思维,促进传统与现代的深度融合,推动戏曲舞台美术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和精神气质,助力戏曲艺术薪火相传和繁荣发展。
(本文文字及图片选自《明清戏曲堂会舞台样式研究》,因篇幅有限原文有删减。)
文艺评论
特别关注
-
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关于公布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