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
2024-11-19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目星今年10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赓续中华文脉。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脉相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国人民精神屹立、锐意前进的坚实根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凝聚中华民族的向心力,涵养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沉淀和创新而形成的独特文化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华民族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以及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独特体验中,既有物质形态,又有精神形态。从故宫、长城、颐和园等古建筑到瓷器、丝绸、刺绣等传统手工艺;从汉服、唐装等古代服饰到宫廷御膳、民间小吃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不可动摇的家国观念、激荡人心的家国情怀,到成汤“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等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再到《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等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的民本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这些精神形态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不仅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物质形态的具体展现和精神形态的深层内涵,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用马克思主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深刻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党的创新理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紧密联系。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和社会治理理念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的深度融合与相互滋养,为党的创新理论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并为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力。这不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创新与文化自信方面的坚定立场,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筑牢坚实的文化根基。
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坚持人民至上的现代理念;从富民厚生、义利兼顾的经济伦理,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理念与社会治理目标;从“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变革精神,到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从“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哲学,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国际视野,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倡议,这些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并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得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予了它们新的时代内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不断巩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要求各族群众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和主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文化支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深厚历史文化滋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生命价值、家庭生活、社会稳定以及民众福祉的深切关注和追求,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而不同”的理念等,这些都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高度契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或缺的鲜活教材,具有强大的教育感染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重视发挥文化养心志、育情操的作用,涵养全民族昂扬奋发的精神气质。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完善符合文化领域特点的人才选拔、培养、使用、激励机制,营造识才、重才、爱才的良好政策环境,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鲜活的历史文化教科书,在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气势恢宏、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那些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历史人物,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内涵和丰富的人文价值,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和启示意义。对受众的思想和灵魂进行多方位的熏陶,给受众以深刻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行为引导。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超越时空的特有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与时俱进地在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党性教育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教育引导广大干部、人民群众,特别是让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作者系《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