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好文章要有生命力传播力

2024-12-05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焦德武

在近20年的学术期刊编辑与科研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论文。新时代以来,我国学术研究水平越来越高,但仍有一部分论文,缺乏问题意识,语言繁复累赘,重形而轻质,看似是无懈可击的“科学”研究,实际却缺少传播力。

一些论文在行文中常用“具有重大意义”“面临严重困难”,而不交代具体有哪些意义、面临哪些困难,高度抽象化,让读者如同猜谜一般。如能列出相关统计数据、典型案例,岂不更有说服力?有些论文提建议,基本少不了政府责任、法治保障、公众参与,而与论述问题最契合的行动方案却难觅踪影。出现这种情况,和调研不深入、研究不深刻、思考不深邃有关。回望党的百年奋斗史,毛泽东同志的《寻乌调查》《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都是在长时间调查思考的基础上写成的。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依据,文章才有生命力。

正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些论文却“从概念到概念、从理论到理论”,通过变换说法、同义替换来达到所谓“创新”目的,实际是利用时髦概念掩盖调查研究不足。还有一部分论文,调查的素材有了,但只是将资料累积起来,像是一堆杂物胡乱堆砌,没有通过鞭辟入里的分析、独具匠心的总结,提炼出纷繁事实掩盖下的哲理、学理。这样的文章就像一面用砖头随意堆起来的墙,风一吹,就倒了。

人们常说,“文章不写半句空”。这不仅要求“板凳甘坐十年冷”,还要走出书斋,走进社会,走向大众。只有走进田野,面向大众,才能写出好文章。费孝通先生深入社会,写出《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等,每一本书都是用脚步丈量出来的,这样的作品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

当下,有人戏称一些文章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部分文章没有传播力。让学术成果“飞入寻常百姓家”,转文风是关键支点。这需要广大研究者把思想性放在第一位,文以载道,不写不痛不痒之作。同时,表达要简洁而不失深度与力量,能在平凡中见真知。文风好不好,不妨从文章是否具有传播力看起。

(作者系安徽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