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荣文艺创作 滋养精神生活
2024-12-11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李欣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优秀文艺作品是丰富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源泉。11月26日至3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群星奖”终评暨2024年山西省群众文化优秀作品展演在太原举办。
近年来,我省在戏剧、曲艺、舞蹈、音乐等多个领域都涌现出了优秀的文艺作品,例如晋剧《战地黄花》、孝义碗碗腔《庄园与乞丐》、交响乐《黄河》等等。这些作品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和群众的文艺创作热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繁荣我省群众文艺创作、促进社会文化事业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文艺作品是人类文化和艺术的重要载体。优秀文艺作品以向上、向善的思想情感为价值导向,立足真实生活,反映时代要求,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记录时代变迁、描绘风土人情,将真实情感融注于作品之中,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打造优秀的文艺作品,要根植现实生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创作正能量、有感染力,且能够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好作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创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作能够经得起人民评价和社会检验的优秀作品。一方面,人民需要文艺。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时时刻刻都存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文艺创作要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激发创造活力,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另一方面,文艺需要人民。文艺创作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要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和文艺审美,展现人民的奋斗、幸福和喜怒哀乐,创作出贴近人民且有品质的作品。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文艺创作,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创作不仅要有当代生活的底蕴,而且要有文化传统的血脉。我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结晶,是文艺创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厚宝藏。文艺创作者要深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深度,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从传统文化中挖掘题材,将我省丰富多彩的文化融入作品中,在保持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创新文艺表达形式,结合当下社会特点和观众审美需求,运用新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技术手段,创造出既具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作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要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展现我省丰富的文化内核、传统美德与精神品格,拓展其在当代生活中传承和弘扬的广阔空间。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顺应时代要求、不负人民期待,创作出更好更多的文艺精品,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