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的艺术在传续中弘扬与发展
2024-12-16 发表|来源:文艺报|作者:乔晓光春节是人民的节日,春节的美学就是人民的美学,是日常生活中的艺术。春节中人的文化行为,体现出中华民族最古老也最深情的活态文化叙事风格与精神信仰。
在传统春节的民俗艺术中,中国剪纸已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春节一样,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文化遗产。和春节社会实践及民俗活动事项相关的还有中国的书法、雕版印刷技艺、京剧、皮影戏、二十四节气等,也都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遗名录。这启示我们,对于春节中天南海北、各具特色的艺术形态及其内在的文化生成性与复杂的艺术系统性,我们还应更深刻地认识其价值和当代意义。
中国是剪纸的“原乡”,人类最早的剪纸实物发现于丝绸之路东段的吐鲁番、敦煌和陕西陇县地区,我们的剪纸传承史已超过千年。在中国北方,传统的春节是从铰剪纸、贴窗花开始的。在黄河流域的乡村,窗花中还蕴含着与春节相关的时间意识,蕴含着时间框架中对祖先与神灵的文化敬畏与祭祷。一些剪纸花样里记忆着古老的物候历法内涵,蕴含着人们对新旧时间转换中春之生命勃发繁盛的企盼与信崇,如陕北、陇东、山西晋南乡村流传的“鹿头花”“瓶(盆)插花”“鹤鹿同春”等,还有隐喻生命阴阳相戏相生繁衍观念的“蛇盘兔”“鹰踏兔”“蝶扑瓜”“抓髻娃娃”等传统花样。
陕北、关中的春节不仅窗花使用普遍,围绕着居住的窑洞还有顶棚花、墙花、碗架花、炕围花、筷篓花、灶神帘子、土地神帘子、剪纸门神等。在陕西关中乡村,春节人们重视贴门楣花,家家户户的大门、房门、神龛上,还有粮仓、牛棚、猪圈、鸡窝都要贴门楣花,以示祈福纳祥、辟邪求平安。门楣花又称门笺,中国许多地区春节时人们普遍使用门笺,甚至国外一些地区节日中也常见这种艺术形式。剪纸成为年节典型的文化表征。
在沿海的潮汕地区,剪纸与元宵节联系最为紧密。百姓家里添了男孩儿,元宵节要到祠堂里祭祖挂灯。潮汕每年的元宵节祭祖仪式非常隆重,祠堂摆放的供品上都覆盖着剪纸,人称“供品花”。在佛山“宜春”,门笺、金花、花钱儿等剪纸制品广受欢迎,销量很大,20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曾被大量生产,销往海外,供华人华侨年节时使用。
在中国,春节文化实践提供了人与自然、人与艺术、人与神、人与祖先、人与人,以及人和世间万物的文化关联与生存信仰。无论是社火、傩戏,还是地方戏曲、秧歌表演、舞龙舞狮等,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春节成为我们理解中华民族文化艺术最典型的活态教科书。
以活态文化视野,我们把春节文化场域中的民间艺术分为动态类和静态类。动态类有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戏曲)、史诗古歌传唱、社火、傩戏、烟花、木偶戏、皮影戏等表演,静态类包括节日中使用的民间美术物品,如服饰、头饰、年画、剪纸、蜡染、面花、刺绣、挑花、民间绘画、灯彩、彩扎、面具、雕塑,以及仪式空间使用的装置物品和建筑场域空间等,这些艺术类型围绕着信仰和情感的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关联呼应、各承其用的节日生态环境。
进入新时代,春节的艺术实践还在不断丰富扩展,增添新的内容与形式。春节申遗成功,必将为春节作为“非遗”的文化系统性保护带来新的机遇,春节里的艺术将进一步成为中国走向世界最直观的文化面相。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主任)
文艺评论
-
三条老传统,一把好“谷子”
剧院外,是新建的现代化楼宇;剧院内,是传统的古典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