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浅析戏曲音乐创作现状

2024-12-18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头条|作者:谢振强

戏曲音乐创作从20世纪50年代初的戏曲改革到70年代中期,20年的时间里得到空前发展。尤其是广大音乐工作者运用西方作曲技术,在表现不同的内容和形象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之后几十年的音乐创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京剧音乐发展的简要回顾

新中国建立以后,戏曲现代戏音乐创作尤其是唱腔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四声的改变。京剧原来的四声主要是湖广韵和中州韵结合。戏曲现代戏因表现现代人的生活,故在四声上做了调整,改为以普通话为主。

(二)旋律的语言化。随着四声的改变,语言自然形成变化。现在听传统京剧和现代京剧不是一个味道,原因主要是因四声改变而发生的旋律改变。比如我们唱《空城计》,它的四声从湖广韵过来,普通话的四声比如“我们是工农子弟兵”,是随着四声改变形成了旋律的改变。所以现代戏和传统戏风格不同、题材不同,写法也不同。

(三)唱腔的简洁化。戏曲现代戏在叙事段落不需要拖腔,就像我们说话一样。因此唱腔的简洁化也带来了整个戏曲结构的变化。

(四)手段的多元化。我们常说的八大样板戏,不都是京剧,实际上只有五部戏是京剧,两部是舞剧,一部是交响音乐。这是第一批样板戏。当时的第二批样板戏没有命名,但是实际上是按照样板戏打造的,有《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红云岗》《磐石湾》等剧目。

通过这四个特点,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戏曲现代戏更加强调音乐的戏剧化、人物的个性化、演唱的细腻化、风格的一体化。

当时,很多音乐工作者被调入戏曲团体。他们整理剧种音乐,创作剧目音乐,同院团知名演员、琴师等共同形成了齐聚音乐界和戏曲界力量的集体创作模式,通过“十年磨一出样板戏”留下了一批经典之作。同时,集体创作模式也缩短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戏曲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我们现在创排现代戏,还是保留了这种创作思维。

二、音乐创作滑坡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戏曲音乐创作有所下滑,从大环境上看,与时代进步和人们获取信息渠道、欣赏艺术方式更加多元、种类更加丰富有关,但也不乏内部原因。具体有以下六项。

(一)精英创作模式的解体。当前,音乐工作者由于各种原因分散在全国的音乐院校、专业院团,导致当年的集体精英创作模式解散。

(二)重传承不重创新的现象依然存在。我理解守住、保住传统文化的精华使我们在今天依然能知道两百年前京剧的形态,这是公利的“保守”。与其相对的,是私利的“保守”。是指带有“我不能”“你不对”等保守思想的传承人,把继承与传统对立起来。你一创新我不会了,你一创新我的权威和利益受到影响,从而导致发展创新受到阻碍。

(三)创作人才的缺失。现在的戏曲音乐创作对作曲家要求还是非常高的,不仅要掌握剧种传统的声腔艺术,还要了解不同的行当、不同流派的唱腔特点,还要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民族民间音乐、西方作曲技术理论。所以,要做到中西贯通、风格统一还是很难的。相对而言,现在戏曲作曲人才存活率低,仅就有着相对完整教学体系和创作能力的京剧而言,尚且如此,其他地方戏曲剧种的状况就更加不容乐观了。

(四)缺乏对戏曲音乐足够的认识和重视。“戏以曲兴”“戏以曲传”。音乐在戏曲的传承传播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现在,戏曲音乐本身的重要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剧本写完后,留给二度创作的时间被无限压缩,作曲家有苦难言。真诚地希望从行政管理部门到院团管理者能够重视戏曲作曲,多留给作曲一些时间,多留给作曲一些经费,让好的音乐有更好的生长环境。

(五)缺乏对作曲人才足够的尊重。在音乐界,一首歌几万元,一部歌剧几十万元,然而一部大型戏曲剧目能给作曲的稿酬才几万元。除了上述所说创作时间得不到保证外,创作者的劳动也得不到与之相应的报酬。长此以往,严重损伤了创作积极性,也导致人才流失和后继乏人。

(六)音乐表现层面存在诸多制约。缺少专业戏曲指挥、戏曲院团没有成编制的乐队、舞台现场音响扩声技术缺失、演员与主奏驾驭新作品的能力缺失成为制约音乐表现和呈现重要的因素。同时,新编剧目缺少持续性打磨与演出。任何一个作品只要不反复演出,没有传播,就不可能成为精品。

三、几点建议

(一)建议戏曲院校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包括戏曲配器高级人才、戏曲指挥专门人才、戏曲录音与舞台扩声专门人才、戏曲数字音乐创作与演奏专门人才,并不断通过实践加强戏曲演员演唱和演奏员演奏技术训练。

(二)建议戏曲院团遵循艺术创作规律。特别是要给作曲家较为充足的创作时间。一般情况下,从读剧本、分析剧情和人物、整体构思、局部酝酿写作到反复修改,要给作曲家留出3个月至半年的时间。

(三)建议戏曲院团建立合理的戏曲音乐创作劳务制度。通过制度的建立,吸引更多有才华、有潜质、有基础、有抱负的年轻人投身到戏曲音乐的创作实践中来。同时,戏曲院团也要大力支持本团具有创作潜质的年轻人出去深造学习,不断提高创作水平。

(四)建议戏曲院团加强乐队建设。随着时代发展,戏曲院团也要力争建设一支适应新剧目生产和演出、节员增效、灵活机动的数字乐队。

(五)建议文化主管部门加大戏曲音乐评委的比例和细化戏曲音乐创作奖项。一方面把真正了解剧种音乐、创作上有建树、公道正派的音乐专家纳入评委行列;另一方面也要在戏曲音乐创作奖项下分别设立“作曲大奖”(含唱腔设计、音乐设计、配器综合奖)、“唱腔设计奖”“音乐设计奖”“配器奖”等,以对创作各个环节进行精准评价。

当前,作为戏曲之“半壁江山”的戏曲音乐,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多年来艰难前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上到下的共同努力。其中,有些问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问题是可以在短期内得以解决的。我坚信,戏曲音乐摆脱困难之时,也是戏曲艺术走向辉煌之日。

(作者系中国戏曲音乐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