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的文艺担当
2024-12-2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于德海“任何文化要立得住、行得远,要有引领力、凝聚力、塑造力、辐射力,就必须有自己的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文化,新时代我们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基础上增加了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就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主体性的这一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阐明了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的重大深远意义,同时也赋予了新时代文艺更加神圣的文化使命和更加广阔的价值空间。
一、以艺弘文:在文化传承发展中发挥文艺的特殊载体功能。文化主体性的彰显是在文化成果的创造积累中实现的。唯物史观认为,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属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范畴的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相对独立性。马克思指出:“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中的关系有这种情形,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艺术的这种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不同时代的人们总是继承和发展前人留下的艺术成果,“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进行创造”。因此,文艺作品不仅成为每个时代文化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文化最鲜活生动的载体。正如歌德曾经说过的那样,“把民族传统经过文艺化的程序来传授,可以引发出一种特殊的感兴,这种感兴的力量就是使人们对传统的观念习俗能够亲切地、自发地,并且是十分开怀地去接受”。在悠远绵长的中华文化长河中,各类文艺作品作为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和精神内核的表现形式,不仅生动记录了民族的兴衰变迁、社会的风貌变革,而且寄托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价值追求和丰富的精神境界。从盘古开天、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上古神话传说,到《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先秦诸子散文,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兰亭序》等魏晋雕塑书法,到《将进酒》《赤壁赋》《千里江山图》等唐宋诗词绘画,从《牡丹亭》《红楼梦》等明清戏曲小说,到《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史诗,世世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优秀文艺作品,通过人们的唱读传颂、欣赏品鉴、日用不觉,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塑造和标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辨识度,形成了中华文化的独特气质和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一部文艺发展史,就是一部以文艺方式赓续文化创造成果,进而彰显文化特性的历史。新时代的中国文艺理应秉持大历史观,树立以艺弘文、以文载道的历史自觉,以新时代文艺的创新创造,不断为中华文化宝库添彩增色,不断为中华文化血脉注入活跃因子,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气魄推动中华文化继往开来,让中华文化长河纳百川汇流,充沛流淌。
二、观照现实:以抒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文艺史诗赋能文化主体性。文化主体性的彰显不能就文化说文化。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强调:“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唯物史观的这一科学真理昭示我们,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实践,不仅是新时代文化文艺的重要现实基础,更是巩固文化主体性、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实践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中华大地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时代之变、中国之进、人民之呼为文艺创作提供了最珍贵的素材,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为文艺创作积淀了最深厚的底蕴,人民的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为文艺创作积蓄了最丰富的矿藏。从电视剧《觉醒年代》《人世间》《山海情》《大江大河》《三体》,到电影《长安三万里》《流浪地球》;从民族歌剧《沂蒙山》、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到杂技剧《战上海》;从话剧《苏堤春晓》到网络动画短片合集《中国奇谭》,我们从富有时代气息的文艺作品中感受到坚定的文化自信,感受到文化主体性的全新彰显。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应当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进程,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努力抒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史诗,让文化主体性在人民群众创造的伟大新成就中获得生生不息的力量支撑。
三、人民至上:用人民的文艺激发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文化主体性归根到底是一个民族精神上的独立自主。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才能实现文化上的进步发展。反之,正是通过文化上的进步发展,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才能得以更深沉更持久的增强。文艺作为人们精神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本质上是人的脑力劳动的结果,同时又给人民群众提供各式各样的精神食粮,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文艺与人民的关系。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明确了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原则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对文化产品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创作生产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在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巩固彰显文化主体性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逻辑。
四、胸怀天下:在美美与共的文艺交流中贡献中华文化新成果。文化主体性的彰显要自觉走进人类文明的舞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随着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进步,必然带来精神文化产品的交往融合。《共产党宣言》指出:“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在如今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互鉴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和普遍趋势,而文艺正是文化交流的有利方式和特殊语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语重心长地说:“文艺也是不同国家和民族相互了解和沟通的最好方式。”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一部小说,一篇散文,一首诗,一幅画,一张照片,一部电影,一部电视剧,一曲音乐,都能给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都能以各自的魅力去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近年来,京剧、书法、国画等文化瑰宝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力,国产影视剧逐渐“出海”,民间文艺、杂技等纷纷走出国门,我们得以让世界看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时代精神。前些时间,首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凭借其东方美学魅力,为全球玩家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游戏中的神话故事、古建筑和实景元素激发了海外玩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并促使一些国际玩家在游戏前深入研究《西游记》,探索其深层文化价值,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开辟了中华文明向世界展现其独特魅力的新途径。新时代中国文艺应当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构建富有中国文化底蕴的文艺形态,积极参与到多元文化的对话与互动中,以开放的心态吸纳各方的优秀成果,不断增强多样性与丰富性,持久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推动人类文化交流和文明进步的过程中有效巩固和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
(作者系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