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戏曲:连接传统与现代,彰显中华美学精神
2025-01-15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殷娇2024年,广大戏曲工作者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在创作、演出、研究等不同方面深耕细作,推动戏曲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连接传统与现代、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和综合多元表现形式等方面积极展现作为、积累经验、推出成果,显示出戏曲传承发展的活力和亮点。
一、引导与扶持:制度保障戏曲生存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以来,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戏曲传承发展。2024年,《甘肃省陇剧保护传承条例》《重庆市川剧保护传承条例》《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绍兴市越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对地方戏曲剧种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予以规范、引导、支持。相关政策法规结合地方实际、时代需求与剧种本体规律,形成制度保障,为戏曲剧种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训项目、青年艺术创作人才项目、 2024年全国戏曲表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表演艺术传承英才、“艺苑撷英——2024年全国优秀青年艺术人才(戏曲净行、乐队主奏)展演”、“天下第一团”戏曲音乐创作传习班以及各类戏曲人才研修班等项目与活动持续开展,以分批、分类、分层的方式,促进戏曲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的梯队建设,推进不同剧种、不同分工的戏曲人才接受符合其专业需求的有效培养,为戏曲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二、传承与研究:推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024年是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2024年11月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联主办的纪念梅兰芳、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高规格纪念前辈艺术家,继承发扬他们的崇高风范和不朽功绩。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京剧院、梅兰芳纪念馆、上海艺术研究中心、上海戏曲艺术中心、上海京剧院、周信芳艺术研究会、上海图书馆等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包括“梅艺今辉——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展”“九畹华姿——梅兰芳戏曲表演手势展”“与时麒鸣——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绝代芳华——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系列专场演出”、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系列演出和“纪念梅兰芳诞辰130周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展览、展演、研讨会、座谈会等活动,有效推动了对京剧梅派艺术、麒派艺术乃至戏曲艺术的总结、研究、传承与弘扬。
对前辈艺术家最深切的纪念莫过于记录整理其艺术,传承发展其精髓。戏曲表演艺术家通过长期的舞台表演、艺术创作以及与观众互动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技巧和表演风格。2024年,“中国戏曲像音像工程”持续推进,“第三届张庚戏曲学术提名活动”成功举办,《中国当代戏曲艺术家创作经验大系(第一辑)》等系列专著编撰出版,聚焦前辈戏曲艺术家与当代艺术家,记录传统剧目与新编剧目,通过对艺术家个人经验的保存,为年轻一代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与参考资料,为戏曲研究者提供新的视角和案例,进一步推动中国戏曲学科体系与学术体系的完善与建构。
三、创作与趋势: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审美
2024年,新创戏曲作品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价值审美导向,复排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均有佳作,为当代戏曲艺术不断注入活力。在这些剧目中,相当一部分作品从地方文化中开掘资源,在历史与生活中汲取灵感。比如,围绕地方历史建筑展开情节的长沙花鼓戏《火宫殿》、越剧《织造府》,以地方历史人物为主人公的豫剧《殷商妇好》、琼剧《布衣卿相》、粤剧《铁军》,将历史事件作为情节主线的晋剧《魏碑往事》、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柳子戏《大河粮仓》等;展示地方非遗文化的剧目,如以岭南拳术流派蔡李佛拳为题材的粤剧《南拳》、融合麒麟舞为艺术表现形式的西秦戏《麒麟夺锦》、展示兰州筏客子生活的陇剧《大河东流》等。这些作品聚焦关注不同时期的历史实践与创造,贴近人民群众生活,体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审美,反映出较为浓厚的地域风俗特色与人文特点;一些作品将“传统戏剧”与“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乃至“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相结合,丰富艺术表现形式,也较好地彰显出地方剧种的个性特色。在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的15部戏剧作品中,京剧《齐白石》《红高粱》、扬剧《郑板桥》、越剧《钱塘里》、曲剧《鲁镇》、豫剧《大河安澜》、高甲戏《围头新娘》7部作品获得优秀作品奖,虽然它们大多并非首演于本年度,却成为本年度的重要收获,对戏曲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2024年的戏曲舞台上还出现了一些聚焦文博题材、“活化”历史文物的作品。京剧《皿方罍》叙述了流失海外的皿方罍在多方努力下器盖合一、完罍归湘的故事,剧中“再无别离”片段登上了2025年新年戏曲晚会的舞台。闽剧《幻戏图》阐释了南宋画作《骷髅幻戏图》背后超越生死的动人故事。河北梆子《长信宫灯》以出土于河北的文物长信宫灯为灵感来源和剧情核心进行创作。这些作品“活化”文物,使雕塑、绘画、青铜器、工艺美术等得以立体、动态展示,拓宽叙事的深度和广度,丰富其美学价值与文化底蕴,较好地揭示了文物背后的创作过程与历史记忆。
2024年,戏曲创作的古典化转向表现得更为鲜明突出。比如,重释“昭君出塞”的昆剧《汉宫秋》,表现广绣文化、以双生双旦呈现的粤剧《双绣缘》等作品,较好地把握戏曲本体规律,给人带来新的古典享受,对于构建和完善多元化的戏曲生态有积极意义。同时,吉剧《桃李梅》、京剧《战洪州》《华子良》、赣剧《珍珠记》等传统(经典)剧目的复排演出以及重点传统(经典)剧目与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复排工作座谈会、戏曲跨剧种移植改编主题研讨会的召开,也昭示着新创剧目、重点传统(经典)剧目、优秀传统戏曲折子戏、跨剧种移植改编剧目多措并举的良好格局。
在2024年度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项目”中,古代题材戏曲在全部戏曲剧目中占比超过35%。现已公布在2025年度资助的戏曲剧目中,古代题材戏曲占比约为55 %,显示出年度戏曲创作的成绩,也折射出戏曲创作趋势的变化。
四、展演与活动:多元探索丰富拓展戏曲传播力影响力
2024年戏曲展演活动持续展现多元化特征,涵盖不同剧种、多种类型,融合新媒体、新空间、数字技术、非遗元素等形式,并在论坛、讲座、工作坊、游园会
等形式或环节上加以拓展,反映出戏曲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面貌。其中,“新时代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2024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第八届中国戏曲文化周”“2024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国家艺术基金优秀资助节目展演”等展演活动,展示了京剧、昆曲、豫剧、川剧、秦腔、晋剧、粤剧、婺剧、赣剧、楚剧、锡剧、长沙花鼓戏、山东两夹弦、陕西弦板腔、广西鹿儿戏、贵州安顺地戏等丰富戏曲剧种,包括全国性剧种、地方剧种和稀有剧种,反映出形式的综合性、区域的辐射性、剧种的代表性以及剧目的示范性。
“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第九届中国昆剧艺术节”“2024年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2024年‘茶香中国’第三届全国采茶戏汇演”“第三届全国曲艺木偶皮影优秀作品展演”等展演活动较为集中地为同一地方剧种或剧种群搭建演出平台,对于促进传承、推动交流和扩大传播持续发挥着积极作用。
小剧场戏曲和小戏小品演出是推动戏曲多样化传承发展的新抓手,近些年来持续备受关注。“2024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首届中国戏曲稀有剧种优秀剧目展演”“首届全国小戏小品展演”“‘山花烂漫·戏韵芳华’2024年度民间戏曲优秀剧目展演”(线上)等活动,聚焦小剧场戏曲、稀有剧种、民间小戏、基层院团剧目等,通过深入发掘与创作、更多剧目的演出与展示,在培育健康、完善、多样的戏曲艺术生态方面显示出新的活力,进一步助力不同类型的戏曲传承发展。
2024年,“文艺中国”等展演平台与专业线上剧场、文艺院团云演出等各类线上平台共同构成戏曲演出的云端剧场矩阵,云演出已成常态。这些实践和探索,通过不断优化完善线上线下结合、演出演播并行的演出形式,丰富了传播途径,扩大了受众的覆盖面。此外,短视频、直播等网络平台的作用也不可小觑。2024年“聚光计划——抖音直播基层院团扶持专项”、B站“2024天依游学记‘歌行·戏曲季’”等活动,将艺术与科技深度融合,为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播与创新开辟了新路径。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文艺评论
-
推动戏曲与观众相互成就
戏剧是文艺风貌的舞台呈现,更是文化传承的坚韧纽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