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邂逅影像:艺术表达有了更多可能
2025-01-15 发表|来源:光明日报|作者:张阳随着5G技术推广、媒介融合发展,舞台艺术线下展演、数字化创新,双演融合已成为全球舞台艺术产业重要创作形式。2024年,数字戏剧《抗战中的文艺》,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越剧白描式舞台纪录电影《新龙门客栈》,京剧电影《锁麟囊》纷纷上线,形成了中国舞台艺术多门类、多形式、多样化的集体影像创作。突破剧场单一时空限制的舞台艺术影像,用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大程度地满足不同观众的文化需求,引发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中国舞台艺术带“电”发展,有着清晰的历史脉络和丰富的表现形式
在我国,戏曲最早从舞台走向银幕,成为带“电”的舞台艺术。1905年,在北京丰泰照相馆,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站在摄像机前,表演了《定军山》中的“请缨”“舞刀”“交锋”片段,敲响了“影戏”创作的锣鼓。20世纪40至50年代,费穆导演、梅兰芳主演了彩色电影《生死恨》,用“长镜头慢动作”的拍摄方法营造出影片叙事中的悠长气息和迷离气氛,探讨了民族化电影美学中的“空气说”风格。此后,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新中国第一部舞台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成功出海,捧回了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和爱丁堡国际电影节的双料大奖。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戏曲百花齐放,戏曲电影发展也迎来高峰。越剧电影《红楼梦》留下了经典的黛玉形象,昆曲电影《十五贯》呈现了这出戏“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风采,绍剧电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成为“悟空宇宙”中重要的一块传统拼图,京剧电影《野猪林》则被称为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影响力的佳作。21世纪以来,戏曲电影仍不乏优秀作品。郑大圣导演的京剧电影《廉吏于成龙》用影像空间探讨了写实与写意的美学风格之争,滕俊杰导演的3D版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美国首映,成为中国电影海外交流的文化名片。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在短视频网站出圈,获得网生代年轻观众的喜爱。程派传人张火丁主演的京剧电影《锁麟囊》更是让更多戏迷有了在大银幕上领略程派艺术魅力的机会。
当下,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舞台艺术影像则有多种跨媒介创作的表现形式和迅猛的发展速度。首先,是采用最适合的角度对舞台剧目进行现场拍摄,并在院线或视频平台播放的数字戏剧。舞台艺术高清影像放映于2015年首次被引入国内,随后成为数字戏剧发展的重要趋势,中国国家话剧院推出了“CNT现场”品牌并上线《抗战中的文艺》《英雄时代》等数字戏剧作品。中国国家京剧院推出5G+4K版本的《龙凤呈祥》在海内外演播,观众利用智能应用可以自由选择“看大戏”“角儿来了”“琴鼓师视角”等观剧视角。这些作品通过数字化、多机位、沉浸式的线上交互观剧模式,重新定义了数字时代的观演关系。其次,是以原舞台作品为基础,融合数字技术创作的舞台艺术电影。如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以“真实舞台+数字空间”的创新概念,强调在保持舞剧艺术本体的基础上,融入更多的影视化风格和语言。XR戏剧影像《麦克白》则利用数字技术打破了现实舞台的界限,建构了一个无边界舞台的想象性空间。最后,是以虚拟现实技术为代表的交互戏剧影像,如上海戏剧学院的沉浸式戏曲《黛玉葬花》,通过情境再现的虚拟场景和交互的叙事模式,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之感。观众可以使用混合现实头显和手持设备,随时随地观赏作品。
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在中国,舞台艺术与影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戏曲艺术滋养了中国电影的发展,电影成为传播戏曲艺术的有效媒介,二者是良性的互促互进关系。当下,在互联网文化视域下,舞台艺术影像创作将舞台与影像深度融合,以更强调在场、交互的叙事方法和迅捷、灵活的传播方式让传统舞台艺术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较于传统舞台艺术,跨媒介创作的舞台艺术影像注重对剧场观演关系的解构与重建
传统戏剧舞台的观演关系是相对固定和不变的。西方戏剧在线性时空的叙事过程中,演出和观赏保持着“第四堵墙”的观演关系。中国的戏曲艺术往往会通过“打背躬”的手法跳出情境,与观众直接对话。舞台艺术影像则将重塑银幕前的观演关系作为自身的本体价值和自觉创作方向,主要体现在强调“空间重构”“视点缝合”与“主观体验”三个方面。
运用景别变化重构叙事空间,为观众带来不同的心理体验。舞台艺术影像充分利用影视艺术中“远全中近特、推拉摇移跟”的视听手法,赋予舞台戏剧全新表达。如在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镜头缓推使画面从全景变化至人物特写,舞蹈中的身体叙事便有了“眼神”的视觉重音与情感宣泄,观众能够注意到在剧场无法捕捉的细节。景别变化和剪接节奏则是丰富舞台节奏的重要方法,如舞剧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旗袍舞”和“车夫打斗”两场戏,完全按照电影武戏场面来拍摄,镜头组接凌厉,起到提升影片节奏、增加戏剧冲突的效果。
利用轴线拍摄建构人物关系,形成观众与人物的视点缝合。舞台艺术影像将摄影机搬上舞台,通过“正反打”的三角机位形成观众与人物的位置互换,使观众产生与人物同呼吸、共命运的观赏体验。如戏剧影像《抗战中的文艺》中夏衍和茅盾相见的一幕,摄像机分别从上、下场侧幕条的位置拍摄两位历史先驱,将两人交流时的神情、眼神中流露出的对彼此的欣赏之意,通过过肩关系、反打镜头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眼前,使历史人物与当下观众实现跨时空重逢。越剧舞台纪录电影《新龙门客栈》为了满足年轻观众的期待,特意设计了金镶玉和贾廷相见时近景正反打镜头,让剧迷获得一次十足的沉浸式欣赏体验。
用摄影机代表剧中人物视点,形成主观镜头。都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但是哈姆雷特眼中所看到的景象又是什么样的呢?这在传统舞台艺术观演中无从知晓,但在舞台艺术影像中通过主观镜头的运用就能令观众看到舞台上人物眼中所看到的对方、台下和想象空间。试想,昆曲《游园》中,当杜丽娘来到后花园唱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原本只能通过“以歌舞演故事”方式建立观众心理想象、虚拟性展现的这般春色,却可以通过主观镜头和数字特效技术具象展现出来,带给人惊艳之美。
应探寻舞台艺术与影视技术、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要素与规律
舞台艺术影像对社会文化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一方面,它可以发掘舞台艺术数字化产品增值潜力,解决国内中小剧院团生存发展困境,为送戏下乡、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数字化发展新路径。另一方面,它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年轻观众多元观剧需求、培育年轻观众群体等方面,提供了新技术、新媒介、新语境。
当下,越来越多创作者敏锐捕捉到舞台艺术影像的独特魅力与潜力,但是相较于国外的成熟品牌,中国舞台艺术影像发展呈现出起步晚、传播弱、作品少等问题,一些创作者对舞台艺术影像的创作规律认识不清,行业标准和规范也尚未建立,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并且,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戏曲电影在今天也面临着排片率低、关注度弱的市场瓶颈。因此,在进行舞台艺术影像创作的同时还需注意理论总结,提炼舞台艺术与影视技术、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发展的要素、经验、方法,建构理论框架,交叉研究领域。
从学理角度来看,首先要厘清舞台艺术影像数字化创作的概念、类型和风格。其次要在立足线下演出的基础上,比较从舞台到银幕的题材、内容、叙事等变化,为不同类型的舞台艺术影像作品进行理论总结,明确作品形式的内涵与外延。
从创作实践来看,要基于不同种类舞台艺术形式跨媒介生产的影像作品进行分析,从构图、摄法、光线、音乐音响、视效等维度探索二者融合的艺术规律,找寻两者转化的关键环节。
从传播路径来看,通过舞台与影像互为意义、互促互进的角度进一步揭示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现代性转化与互文性传播,为大戏剧观范畴下的戏曲+影像、舞剧+影像、偶剧+影像、曲艺+影像等艺术形式提供线上线下双演融合、互促互进的模式方法。
(作者系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教授)
文艺评论
-
推动戏曲与观众相互成就
戏剧是文艺风貌的舞台呈现,更是文化传承的坚韧纽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