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曲进乡村绷紧“表演”这根弦

2025-01-17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王亚非

推动戏曲进乡村,不能忽视表演,不能忽视乡村观众的需求,更不能以老百姓“看不懂”忽悠观众。

戏曲自带特殊的乡土气息。近些年乡村虽然出现了空心化、老年化现象,但就笔者所见,乡村依然保留着对戏曲的热情,对戏曲的需求仍然是积极和旺盛的。笔者曾跟随一个地方青年民营剧团一起下乡演出过几天,虽然场地简陋、设施不全,但一天两场、连演几天的盛况笔者是亲历的,而最让人感动的是乡村百姓对戏曲的热情。在这种情况下,推动戏曲进乡村是非常有价值的,让真正有水平的剧团和演员在乡村演出、接受基层百姓的检阅是非常有意义的。

“草台班子”似乎是文字记载中对乡村演出的刻板印象,一提起乡村演出就是条件简陋、表演低劣。可实际上,“草台班子”更多指向乡村演出的条件限制,在戏曲的历史记载中,很多“草台班子”的表演技艺是精湛的,更是受欢迎的。演出条件和演出水准并不一定成正比,豪华剧场里也可能会有不入流的演出,乡间戏台上也有精彩呈现。推动戏曲进乡村,不能忽视表演,不能忽视乡村观众的需求,更不能以老百姓“看不懂”忽悠观众,应该用心用情用力打造精品剧目,用精彩的唱、念、做、打吸引乡村戏曲观众,用高水平高质量的表演服务乡村戏曲观众。

戏曲进乡村要重视表演,这是戏曲艺术本身的要求。王国维在《戏曲考原》中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一旦离开了“表演”,也就丧失了戏曲的“灵魂”。戏曲进乡村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乡村是戏曲表演重要的演练场,群众是表演水平最直接的检验者。河南的豫剧、陕西的秦腔、东北的二人台、福建的梨园戏、湖北的花鼓戏……哪一个不是用表演征服了观众,哪一个不是在乡村舞台上持久历练后才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力。表演是戏曲的安身立命之本,这是须臾不可忽略的道理。尤其在当下声、光、电乃至人工智能加持下的艺术市场,一切都可以美化、虚化和智能化,但表演不能弱化,它体现了戏曲艺术的核心价值。

戏曲进乡村要重视表演,这是对观众的最大尊重。为了留住观众,一些剧团也会用些“噱头”,撒些“狗血”,但“噱头”可以用一时,却用不了一世,真正能够留得住观众的,还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舞台呈现。戏曲也是能让许多人记得住的“乡愁”,只有用心用情的表演才能留得住这份“乡愁”。大到类似于群众自发组织的“虎丘曲会”,小到在鲁迅笔下的“社戏”,真正让老百姓流连忘返的依然是精湛的技艺表现。老百姓看戏看什么?看的是演员的唱、念、做、打,看的是真功夫、真能耐,看的是剧团对剧目的精彩演绎,看的是舞台上呈现的悲欢离合。戏曲进乡村必须把表演作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场地可以很简陋,设备可以很简单,广场戏台,就地取材,风雨无阻,但表演一定是最真挚的最热烈的,唱要响彻云霄、余音绕梁,念要字正腔圆、一板一眼,做要中规中矩、合情合理,打要展现真功夫、呈现真水平。

戏曲进乡村要重视表演,这也是演员自我提升的需要。戏曲创作者只有走进生活、走进群众才能创作出经得起考验的艺术作品,戏曲演员需要在走进群众、走进生活的过程中实现表演水平的提升。比如,当年梅兰芳到工厂、煤矿、抗美援朝战场演出,慰问工人、战士和农民,每一次都是毕恭毕敬,每一次都是全力以赴,把在基层一线的演出作为对自己艺术的一次不同寻常的检阅。演员要重视每一次的基层演出,在群众的反馈中反思和打磨自己的唱、念、做、打,精进自身的艺术水准,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进乡村是繁荣发展戏曲事业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乡村舞台培养人才,通过乡村舞台提升演员的表演技艺,这有助于创作出更多鲜活的人物和更多影响深远的剧目,也可以让戏曲焕发更加浓郁的乡土情、乡土味,更好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