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经典复排要加强“再经典化”探索

2025-01-21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孙丛丛

面对经典剧目,青年演员固然要以学习、继承为第一要义,但也应摒弃“模仿秀”,坚持“演活戏”,注入当下思维和时代眼光理解情节安排、关系设置,根据自身嗓音与形体条件处理唱腔音乐、人物行动,演出别出心裁的“这一个”,才有助于开出舞台艺术新生面,推出新的经典之作。

近观一部经典复排剧目,在高潮段落结束之后,有观众渐次离场,而此时距散戏还有近半个小时。细说起来,不是戏不精彩,而是若按传统“一人一事”的叙事结构,到了高潮处主线情节已经交代清楚,后面的剧情于“看戏”来说,结局已知、没有悬念,对喜欢“听戏”的观众而言,已无重点唱段,很难过瘾。从院团的角度出发,改不好容易伤筋动骨,原封不动无伤大雅,也就先按原来的样子演着。此种情况并非个例。如今,当以何种态度对待经典复排,是摆在许多文艺从业者面前的思考题。

京剧《宇宙锋》

经典之所以需要复排,一方面,因为其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及题旨内涵具有跨越时空、与当代观众共鸣的连接点,像京剧《宇宙锋》对霸权的批判、越剧《祥林嫂》对女性命运的书写、柳子戏《孙安动本》对以忠治奸的赞扬等,都关联着广大民众共通的情感,映射着人们对社会、人生的看法,具有较强的现代意义和较高的审美价值。另一方面,经典剧目承载了较多的优秀成分,如在昆剧《长生殿》中,《密誓》《惊变》《闻铃》等经典折子流传至今;在越剧《祥林嫂》中,“抬头问苍天”等脍炙人口的唱段亦是全剧精华。这些情节、唱腔、表演已成为作品的独特标识和观众的集体记忆,需要有序继承、加以保留。

经典复排要以留存优秀传统文化为前提,但由于剧目传承会受到历史和时代条件、地域差异、审美习惯以及演员个体的领悟力、表现力等多重因素影响,不可能一成不变地照搬复刻,而是会呈现出方方面面的可变性。因此,在借助老艺人口传心授还原一部分作品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新的时代背景下观众精神追求与审美需要、实际传承环境与技术条件等,以守正创新、客观审慎的态度推动剧目的“再经典化”探索。

近年来,得益于相关部门支持,一些传统经典作品或新中国成立后成就的新经典作品重新亮相舞台,在打磨、复排的过程中,许多剧目注重舞台语汇的翻新,如沪剧《罗汉钱》增加歌队,部分还原了20世纪50年代上海郊区生活;评剧《花为媒》吸收电影版精华,创新主要人物张五可的头饰,优化场次调度和细节处理;青春版昆曲《牡丹亭》使用大乐队编制,并为男女主人公设计创作不同的主题音乐,服装、灯光等也在尊重古典诗化风格的基础上,注入当代美学元素,更好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心理。另有一些剧目侧重于特色声腔的强化和诸如下高、跷功、帽翅等技艺与功法的展示,都引发了现代观众的浓厚兴趣。

评剧《花为媒》

诚然,以新颖、特色的舞台效果增强代入感,对于作品的“扩圈”传播功不可没,但笔者认为,对于有些经典剧目的复排,不能仅满足于“微修补”“精还原”,从叙事方式、情感层次、精神意蕴等关联层面进行艺术水准的全面提升,为其注入更多现代价值与审美观照,将是实现“再经典化”跃升的必要环节。这并非主张盲目解读或颠覆原有作品,而是需要创作者准确把握时代语境和经典自身的再提升空间,敢于向原剧本发问,敢于以守正创新的态度定义复排的尺度,在不断打磨中赋予老戏新生,进而探索多样化的经典传承面貌。比如,越剧《舞台姐妹》或可在姐妹情和艺人精神追求的阐发上更进一步;柳子戏《孙安动本》中,情节线上孙安与徐龙的戏份可以针线更密、拧得更紧;莆仙戏《团圆之后》中,由连串巧合勾连的人物悲剧亦可向现实逻辑和人性层面回归……经典作品中也会存在头绪繁琐、内容芜杂、枝蔓交错或演行当不演人物、重构作轻逻辑、情感表达与当下实际抵牾等方面问题,需要以回春妙手点铁成金。在复排中如果能就这些问题持续追问、聚力解决,或将对剧目建设和剧种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作用。当然,复排过程中也应警惕人为擦除地方戏草根味、民间性特点的做法,若过度追求雅化与诗意,则容易落入“千戏一面”的窠臼。

另外,一些经典作品中凝结着老一辈艺术家以心血和智慧创造的代表唱段及精湛技艺,它们代表了某一时期、某一剧种、某一流派的较高艺术成就。在这些作品的复排中,演员要全面理解经过一代代艺术家实践论证的艺术理念,而不能割裂地以行腔、身法、绝活儿等“讨彩头”,或片面追求与前辈艺人表演上的肖似。面对经典剧目,青年演员固然要以学习、继承为第一要义,但也应摒弃“模仿秀”,坚持“演活戏”,注入当下思维和时代眼光理解情节安排、关系设置,根据自身嗓音与形体条件处理唱腔音乐、人物行动,演出别出心裁的“这一个”,才有助于开出舞台艺术新生面,推出新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