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01-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巴图当今中国艺术教育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环境,应在中华民族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进程中,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导航,敏锐捕捉新发展动力,强化新发展动能,拓展新发展领域,培育新发展格局,承担新的文化使命,努力实现历史性进步。
一是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艺术院校必须全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持以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艺术人才为目标;艺术院校领导干部要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历史主动精神、求是致用作风、实践思维方法和以人民为本的价值追求,自觉培育领航发展的鸿鹄之志、海纳百川的艺术胸怀、接续发展的使命意识、自我革命的进取之心、敏言力行的优良作风、廉洁自律的清风正气,创建健康的艺术教育生态。
二是以新发展理念导向艺术教育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进行理论总结,提出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倡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艺术院校在把握时代脉动、因应时代呼声、回答时代之问中,要努力成为坚守中华文化主体性价值的艺术高地、中华文明属性在新时代示范辐射的艺术高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表达的艺术高地、推进新时代文化艺术进步的创新驱动高地、创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中国文化艺术高地。
三是扩容优质艺术教育供给。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人民至上。要始终坚持文化建设着眼于人、落脚于人。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增强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面对正在不断扩容的国家、行业和社会需求,艺术院校需要提升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主动调整发展战略,扩容功能,优化结构,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全要素艺术教育效能,提供更充沛的优质教育供给。
四是发现和培养与发展趋势相契合的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锐意创新的高水平文化人才队伍”。人才是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性、关键性因素。艺术院校应面向未来实施更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将人才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驱动未来发展的关键增量,敏于发现和培养代表艺术发展趋势的人才,从教育教学改革最新成果中培养人才,在创新实践中历练人才。为此,要完善向创新要素和卓越劳动倾斜的政策环境,创设创新平台,设计创新场域,铺设创新赛道,鼓励提出新观念,开辟新领域,探索新问题,制造新知识,创造新学问,滋养新文化,让创新创造的血液畅快流动,让自由探索的艺术精神蓬勃生长。
五是以自觉的学术驱动艺术教育的科学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强调特色、风格、气派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艺术教育历史性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我们通过有组织的科研,提出关于中国艺术和艺术教育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理论,摆脱“学徒状态”,亮出“自我主张”,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这需要艺术教育工作者研究解决事关中国艺术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的重大问题,不断突破认知边界,探索艺术未知,全面构建中国特色艺术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系统回答艺术领域的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以对艺术更深刻的理解为艺术教育面向未来的发展提供学术先导。
六是以院校风格艺术实践反哺教育人才培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艺术院校应努力推出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文化传承和创新为动力、与人才培养相衔接、大学品质和青春风格突出、具有鲜明教育特征和思想性、文化性、传承性、学术性、实验性的院校创演作品。
七是推进更有影响力的艺术教育国际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规律,洞察中国和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强调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艺术院校应努力把握世界艺术发展前沿动态,创造中国艺术发展的全球机遇,积极捕捉世界艺术教育资源,通过培养跨文化人才、完善国际化办学体制、设置和开放国际化学科专业、鼓励师生更活跃地参与国际重大艺术活动等,在国际艺术教育核心领域发挥影响力。
八是开辟艺术教育的“数字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对于艺术教育而言,更敏锐地了解人类社会迈向数字文明的时代特征,更积极地感知智能时代艺术的边际,是我们的必然选择。艺术院校应以数字化引擎作为驱动事业发展的新动能,打开艺术实践和思想探索的边界,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让更多创新数字化人才、创造性数字作品破土而出。
九是兴起课堂教学的革新风尚。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转化为生动的艺术院校教育实践,关键是以教育教学改革为动力,推动课堂教学的深刻变革,激活教育细胞活力,驱动艺术教育在办学核心领域取得进步。要追求对美的观察、审视、分析、传承、创新的正确立场、艺术观点和价值倾向;要与社会进步同频,与当代生活同振,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标准;要注重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使师生在教学中分享问题和解决问题、探究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