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夯实文艺高质量创作的文化基底

2025-04-10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沈晨

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勇于攀登文艺高峰,要通过一次次的创作实践,不断夯实文艺高质量创作的文化基底。

在天地行走中感悟中国文化的魅力。今天的中国,日新月异、繁花似锦,每时每刻都在书写着历史的新篇章。作为一名当代的文艺工作者,需要真正地走入其间,走到人民中去,感受生活中那份多彩、那份情感。无论是烟雨江南里的青石板路、大漠戈壁中的雄关漫道,还是街头巷尾的历史遗迹、高楼大厦下的现代建设,处处都有我们可以聚焦的镜头。用一双带有纯真色彩的双眼去观察和捕捉生活,再用一腔温暖的情感去勾勒和描绘生活。

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

如舞·乐《中国故事·十二生肖》以中国生肖文化为题材,从序幕《丑牛牧野》到尾声《辰龙归元》,用十二段舞乐讲述生肖文化故事。这部作品创作的关键是对文化与美学的开掘、转换,将舞乐与生肖文化相融合,解读其背后时间与生命的宏大主题,展现中国千年文脉的渊源传承,从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讴歌中华千年礼仪之邦的磅礴气韵与深厚历史文化精粹。

在精美制作中保持工匠精神。创作者需要始终保持工匠精神,用自己心中的那把刻刀,雕琢每一个环节,从创意之初到作品呈现,每一次的雕琢,既是作品本身琢磨成玉的过程,更是创作者自己返璞归真的心境磨砺。这是创作者把生命融入其间的过程。演出水准对得起每一位观众,才是作品真正精良的品质。观众对于精彩的效果给予好的评价,是一部高质量演艺作品的必备条件。

在此过程中,中国文化是融入我们血液的,创作则要用最真挚的情感将其表达出来。比如2022年3月4日晚的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同心圆”的元素无处不在,重新编排的《梅花三弄》《渔舟唱晚》《彩云追月》等10首中国传统音乐作品令人耳目一新。

在众志成城中共促文化繁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文艺工作者需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探索创新,对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时代化演绎与表达。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艺术作品百花齐放。我们既有当代的浪漫,也有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史诗。作为文艺工作者,在今天中国高速发展过程中,必须寻找自己心中的那份理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用接续不断的时代新作,努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为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助力。

 (作者系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