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提高表演水平,不能靠“表演”

2025-04-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夕君

近些年来,表演竞技类综艺节目层出不穷。这些节目不仅在内容上有着相似的流程,在播出效果上也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通常会引发热议乃至争议。从节目的嘉宾选择、情境设置、剪辑思路来看,这种争议很可能是为博眼球而故意为之,对表演的探讨切磋时常被争议稀释得所剩无几。综艺节目需要话题和流量,提高表演水平则需要沉下心来、扎扎实实下真功夫。

无论舞台艺术还是影视作品,演员的表演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看点。一段时间以来,观众对表演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并且普遍认为,与“老戏骨”们年轻时的风华绝代、出手不凡相比,当下青年演员的表演水平总体上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表演竞技类综艺节目的出现,正是对观众此类看法、情绪的某种回应,不少演员在节目中的表现侧面证明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表演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艺术院校的表演专业通常要花4年时间培养本科生,学生毕业后还可继续深造,而专业学习之外的观察生活、体验角色、感悟人生等,更是终生的事业。可见,学习、研究表演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综艺节目不仅时长有限、缺乏系统性,其娱乐属性、市场诉求与表演艺术的严肃性、专业性之间,还存在内在的张力。节目的制作方、参与者和观众心里应该很清楚,综艺节目在一定程度上乃是“表演”之一种,试图以此切实提高表演水平,不大可能。综艺节目能够将问题暴露出来、引起行业和观众关注,能够给水平相对较高的演员以适宜的流量和潜在的机会,已经是功劳一件了。

接住流量、抓住机会,需要真才实学。当参加表演竞技类综艺节目的演员动情讲述自己对表演的热爱、对创作的热情时,不妨着重思考一下:自己的声、台、形、表等基本功究竟怎么样?理解剧本、塑造人物的能力够不够强?最近读了多少书、走了多少路,今年的自己有没有比去年更丰富、更开阔、更智慧?

当然,青年演员的成长成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行业水平整体提高、行业氛围整体向好来给予刺激和带动,也要给他们时间和耐心。但是,打铁先得自身硬。提高表演水平不能靠“表演”,技艺的磨炼、经验的积累需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实打实地学、实打实地练。笔者乐观地相信,如果广大演员自我要求之高、之严,对表演事业付出之多、钻研之深,能够与口头表达出的热爱、热情程度相匹配,像在意流量与番位那样在意自己的业务水平,大放异彩必定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