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蓬勃发展中的小剧场:迎来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小剧场演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小剧场和演艺新空间演出场次达18.69万场,比2019年增长471.07%,票房收入和观演人次也实现了翻倍增长。作为打...

艺术院校如何应对人工智能之变

近年来,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以席卷之势向我们袭来。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总会引发生产关系变革,进而推动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变化。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深度学习等技术不断迭代...

让我们的文化基因代代相传

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于浩如烟海的经典著作、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遍布全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更活在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乡土、我们的语言、我们的风习里。...

不断扩大山西地域文化的影响力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山西文化厚重灿烂。山西丰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价值。要立足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坚...

艺术创作的自觉源自遵循内在规律

对于艺术,人们历来持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是思想的显现,是情感的表现。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描述艺术。但就其本质而言,艺术首先是人...

遵循艺术规律就是一条规律

河北梆子《密云十姐妹》剧照 民族歌剧《呦呦鹿鸣》剧照 对于艺术,人们历来持有不同的理解,认为艺术是生活的再现,是思想的显现,是情感的表现。从审美体验的角度出发,人们可以用任...

让文艺作品闪耀时代的辉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一切优秀文艺作品,总是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是时代精神的生动写照。优秀文艺作品是创...

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推动新时代文化建设展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取得一系列标志性...

戏台上的孩子

《清风亭》中朱强饰张元秀,索明芳饰张继保,窦晓璇饰周桂英阿拉蕾/摄图片由作者提供 《锁麟囊》中周婧饰薛湘灵,徐滢饰卢天麟李春来/摄图片由作者提供 《养子》中王芳饰李三娘图片由...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举行

中国文联30日举行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十周年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 座谈会现场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成立于2014年5月30日,现有团体会员32家、个人会员2578人,协会...

在儿童戏剧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儿童戏剧作为舞台艺术,用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儿童戏剧在坚定少年儿童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肩负...

学学魏明伦的“三独精神”

中国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魏明伦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28日晨在成都去世,享年83岁。魏明伦多次对人谈起自己的三独精神: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达,以各种形式...

  • 首页
  • 上一页
  • 38
  • 39
  • 40
  • 41
  • 42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