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戏剧创作者应加强市场意识

任何一部文艺精品都应该在艺术创作上精益求精,同时经得起市场的检验。如何让主题创作既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能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推动商业巡演和大面积的推广普及?除了在创作管...[详细]

慈禧听戏如上朝 “游龙戏凤”故事多

京剧是国粹不是谁封的,徽班进京二百多年,打造了皇城京都一统天下,从皇宫到王府,从剧...

一片血海红高粱——谈晋剧《红高粱》

戏曲改编《红高粱》有几个版本,剧中人的称呼略有不同,豫剧、评剧称“我爹爹”叫“十八刀”,这出晋剧的“我爷爷”叫“余占鳌”,与电视剧、舞台剧同名,而电影则直呼“我爷爷”...

弘扬民族正气 壮写铁血豪情——电影文学剧本《平型关大捷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最大难题,是如何做到政治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邓兴...

舞台演艺创新需要集成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

今年10月15日,各大报正式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年前,习近...

宫廷戏曲研究论坛举办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宫廷戏曲研究论坛于11月10日至11日在京...

如何处理文艺与市场的关系

增强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与摆正文艺与市场的关系,说到底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处理好...

儿行千里母担忧——晋剧《母爱》观后感

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触动了观众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令剧场内唏嘘声此起彼伏?这是怎...

亦是清官,亦是英雄——评蒲剧《廉吏于成龙》

资料图 2015年10月15日晚7:00,由山西师范大学主办,临汾市蒲剧院蒲剧团在山西师范大学文化...

让戏曲文物的价值“活在当下”

11月1011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故宫博物院和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宫廷戏曲研究论坛在故...

原创文艺作品为何缺少

近一个时期,国内文艺创作不仅数量大,而且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也日趋多样。但由于种种...

熟悉的旋律 难忘的记忆 ——初冬又看《白毛女》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出品,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演出的歌剧《白毛女》在山西大剧院演出...

连接已经断裂的中华传统文化

三十余年以来,始终追求至善至美的戏曲艺术早已成为灯火阑珊处的踽踽独行者,致使戏曲理...

  • 首页
  • 上一页
  • 442
  • 443
  • 444
  • 445
  • 446
  • 下一页
  • 末页
  • 503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