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中国文艺的大道

今年10月是延安文艺运动发轫80周年,也是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1周年。在...

“她教我的不止是戏,还把人生的梦传给了我

记第二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武汉汉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荔 我是跟师父在医院学的戏,...

戏曲电影的春天在哪里

当年一部越剧电影 《红楼梦》培养了无数越剧迷,也让越剧这个江南剧种红遍大江南北。如今...

河南:戏曲事业沐春风 齐心协力推精品

重视剧本打造精品 穆海亮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发布引人振奋,戏曲的春...

走进春天之后,戏曲人怎么办?

政策利好下,如何激活戏曲艺术的生命力,夯实戏曲发展的根基,真正做到出人、出戏、出影...

不入园林,焉知春色几许?

上海召开落实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精神座谈会 不入园林,焉知春色几许? 国务院《关于支持...

以名家传戏强壮戏曲命脉

漫画徐鹏飞 名家老艺人是承载戏曲传统的最鲜活的力量,忽视他们是对宝贵的不可再生资源的...

“慢艺术”在“快时代”的尴尬与出路

◎当代艺术的快,传统艺术的慢,今天都在向更快的一极发酵。可是,有速度,就有激情么?...

当代戏曲要扬弃继承、转化创新

中国青年戏剧评论家西湖论坛日前在浙江杭州成立,与会年轻人激辩古老戏曲 应不应该创新与...

中国传统戏曲的式微与曙光

全国戏曲工作会议透露:从1959年至2013年,中国传统戏曲以一年超过一种的速度消亡 从1959年的...

“白玉兰”戏剧新芽是如何绽放的

第23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晚会(资料图) 新人是一个剧种赖以延续和发展的重要...

振兴戏曲不能取决于“领导点头”

一个有戏窝子之称的地级市最近换了领导,愁坏了当地的院团负责人。以前领导重视戏曲,要...

  • 首页
  • 上一页
  • 459
  • 460
  • 461
  • 462
  • 463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