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戏曲行当

中国的戏曲,有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其实,戏曲从宋朝正式形成以后,经过元、明、清直到民国时期的南戏、杂剧与传奇等形式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它的各种...

中国戏曲已走过千年 以忧患意识打理现存剧种

提要中国戏曲已走过千年历程,其间因时因地因社会发展而引发的变革不在少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戏曲形态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曾出现的,这或许就是所谓一代有一代之艺术。...

髯口功:吹胡子瞪眼也是种美

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 -武忠在表演髯口功 戏曲舞台上,生、净、末、丑各行角色都会戴上长长的胡须,这被称为髯口。所以,髯口功也就成为不少戏曲中人的一项基本功,在晋剧表演艺...

留住我们的文化基因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遗传密码。保护、传承、发展好戏曲,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维护文化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

戏曲演员体形生理变形初探

在当今的戏曲界, 大多数人恐怕都不会否认这样一个令人十分遗憾的事实:即在我们庞大的戏曲演员群中, 有相当一部分人的体形, 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畸形现象。他们那过宽的肩、大粗腿...

史佳华:地方戏是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

保护地方戏 保住文化多样魅力 来自戏曲大省山西的全国政协委员、晋剧表演艺术家史佳华做过一个统计,山西省解放后在册登记的地方戏剧种大小有50多个,可是到近几年剩下来的不过...

史佳华:山西地方戏演出市场突然萎缩

在全国政协会议文艺界联组讨论时,著名晋剧表演艺术家史佳华情绪激动地表示,春节以来,山西的地方戏市场快速萎缩,很多 地方戏曲 院团到现在为止都没开张,再这样下去,院团就活不下...

晋剧改革谱新篇—感受晋剧《傅山进京》

晋剧改革谱新篇 感受晋剧《傅山进京》 郭士星 2007年12月26日 太原市实验晋剧院青年剧团创作、演出的晋剧《傅山进京》,题材厚重,立意深刻,人物鲜活,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完...

冯玉萍:对地方戏曲须加大保护性投入

地方戏曲艺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许多地方戏曲艺术眼下正濒临存亡考验。全国人大代表冯玉萍对当前...

中国戏曲的文化价值理念

梅兰芳在《贵妃醉酒》中的剧照 3月8日下午,刚刚成立的中国戏曲评论学会举办了中国戏曲文化价值理念座谈会,多位戏曲专家就此议题发表了看法。 解玺璋(历史学者,文艺评论家)...

“戏曲公司”的传承梦

在时尚文化的冲击下,当今一些民间的传统曲艺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这其中就包括了沧州地方戏曲哈哈腔。它是沧州一带民间戏曲的缩影,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然在青县,却有一...

智林:中国戏曲远超韩剧 文化摆脱迎合观念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四川省川剧院院长陈智林 中国经济网记者王泽彪/摄 文艺创作需要立法 陈智林对中国经济网记者指出,中国文化向来寓教于乐,而这种教化功能的源头在于创作...

  • 首页
  • 上一页
  • 490
  • 491
  • 492
  • 493
  • 494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