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演出市场:坚持原创、复排、移植剧目三并重

剧团是靠丰富的剧目和广大的观众群而得以生存发展的。目前,我国许多剧院团,包括省市以上的重点院团,日常轮流上演的剧目却并不是很多。这不利于剧团更多地占领演出市场,满...

白燕升:不看好戏曲振兴亦步亦趋坚守传统

白燕升 最近在电视上看到主持人白燕升的机会不如以前多了,主持戏曲节目这些年,他早已不是一个单纯的主持人,在观众心目中,他是一个戏曲行家,连余秋雨对他都有这样一个判词...

戏曲节观众素质受关注:台上台下都要精彩

戏曲节观众素质受关注 在《贾宝玉》4月26日、27日两天的演出中,频现的闪光灯和拍照引发了不少纠纷,舞台上上演着宝玉的一生,而舞台下却因为拍照的闪光灯上演全武行。此事发生...

别开生面看大戏

前不久,经过四轮重排的新编现代晋剧《上马街》亮相舞台。乡音、小人物等元素,让该剧个性鲜明,更具魅力 《上马街》是编剧赵爱斌和导演雷守正继 《丁果仙》《范进中举》《傅...

中移动无线基地戏曲铃音推动传统文化保护

为推动戏曲这一具有几百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 中国移动 无线音乐基地特别推出戏曲铃音业务,使戏曲唱段通过掌中的 手机 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文联:“晋”牌文艺精品叫得响

这个十年,山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简称山西省文联),着力打造了一大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文艺精品。据不完全统计,我省文艺界共获国际、全国、省部级各类文学、艺术...

太原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合作保护“非遗”

今年6月8日是我国第八个文化遗产日。我市举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市领导王爱琴、张政、王爱萍出席。演出结束后,太原市与山西戏剧职业学院签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框...

弘扬晋剧 老艺术家畅谈艺术传承

昨日,省城老中青三代晋剧表演艺术家相聚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围绕弘扬晋剧文化、传承晋剧艺术,谈感受、说心得、提建议。 花艳君、郭彩萍、武忠、李月仙、阎惠珍、高翠英等...

晋剧历史 源远流长

听晋腔,品晋韵,睹晋艺,思晋史。晋剧作为中国戏曲的一部分,从孕育到形成以至成熟的过程,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歌舞、百戏及说唱等古老的艺术活动。 早在春秋时期,尧...

晋剧绝活 剧坛奇观

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的晋剧,名伶辈出。老一代的晋剧表演艺术家有丁果仙、王爱爱、花艳君等;在当今晋剧界,常被人们提起的有六大员:英俊小生郭彩萍、文武双全的高翠英、博...

晋商在晋剧传统戏中的众生相

戏剧舞台,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它折射着纷纷繁繁的大千世界,照映出熙熙攘攘的人类众生相。 晋商和晋剧有着与生俱来的亲缘关系,都生长在三晋这方黄土地上,都蕴含着浓郁的...

黄峥萍回忆1972晋剧"表演六班"

在 高考 还未恢复,学校闹革命,停止招生数年后,1972年省里决定,在全省精挑一批戏曲表演人员,为我省文艺舞台储备人才。经过专业测试、政审等严格考核,层层筛选,我们这批根...

  • 首页
  • 上一页
  • 498
  • 499
  • 500
  • 501
  • 502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