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山西戏剧网 > 文艺评论 >
  

舞台创演不能“唯大制作论”

舞台艺术作品演出时间的长与短,其实是一个辩证的话题。俄罗斯话剧《静静的顿河》八小时演出成就了史诗气象。图为该剧剧照。 现象级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删改提高版让现场观众热...[详细]

舞台好作品必须对生活予以深度观照

为什么有的剧可以一遍遍反复看,令人沉浸在思考和情感的波涛里?因为好的戏剧作品有人性的深度,它深刻地揭示了时代背景下人性深处蕴藏的强大力量。 很多年前,我曾邀请上海女作家陆...

传承创新:推动中国民族歌剧繁荣发展

文化关乎国本,文脉同国脉相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

一个中国人排演的古希腊戏剧何以征服了世界 ——戏剧导演

第九届会林文化奖颁奖仪式现场,左:中方获奖者罗锦鳞,中: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右:意大利籍获奖者马可穆勒 罗锦鳞,当代著名戏剧导演艺术家、理论家、戏剧教育家。自...

2023戏曲盘点:东风梳掠又重新

2023年对于中国戏曲而言,注定是一个特殊重要的年份。疫情防控结束后,戏曲演出以迅猛态势得到恢复,借助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利好政策和在传统生态空间中的群众需求,大量戏曲院团...

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对异域的认知与知识生产

15世纪晚期以来的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探险,极大增强了法国人对王国以外地区和国家的兴趣与关注。16世纪法国认知异域的表征和载体,既体现在从地理空间上对世界的描绘,也表现为游历远方...

加大力度保护民间艺术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中华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之说。目前我省有各类民间艺人约30万人,但他们大多年事已高...

推动文化繁荣兴盛 新征程上更加坚定文化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习近...

戏曲现代戏:用感人的艺术形象表现时代精神

现代戏作为一个戏曲概念出现是在20世纪50年代,在60年代初三并举方针提出后,现代戏不仅正式成为与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并列的一种戏曲艺术类型,也明确了其所独具的戏曲题材、创作手法...

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两个结合,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只有坚持两个结合,我们党才能掌握宣传思想文化上的主动,不断...

新文艺群体评职称:评什么?怎么评?

●坚持德艺双馨,以德为先,综合考察参评人的政治立场、社会责任和从业操守 ●服务群众的成绩和在老百姓中的口碑应作为重要参考指标 ●破除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倾向,放宽...

构建健康良好的戏剧生态 助力戏剧艺术高质量发展

回望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剧协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中国文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紧扣做人的工作这一任务,聚焦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开拓进取、只争朝夕,充分发...

文化迎春 百姓享福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深入开展;各地举办的群众文化活动持续不断;系列村晚精彩展现春节临近,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越来越浓的文化味,不仅丰富和活跃了基...

  • 首页
  • 上一页
  • 51
  • 52
  • 53
  • 54
  • 55
  • 下一页
  • 末页
  • 5066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