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牛郭冀程 晋剧五大流派百年流芳
2015-04-01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郭士星赵尚文等晋剧,又名中路梆子,是我省主要传统剧种之一。上世纪30年代前后,中路梆子的舞台上即出现以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程玉英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表演艺术家,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丁、牛、郭、冀、程五大晋剧流派。至今,丁果仙的《打金枝》《空城计》《卖画劈门》《反徐州》《渭水河》《八件衣》;牛桂英的《劝宫》《投县》《算粮》《走山》;郭凤英的《小宴》《闹楼》《小别母》《激友回店》;冀美莲的《藏舟》《杀惜》《百花点将》以及程玉英的《教子》等,依然被老百姓所津津乐道。日前,精通晋剧艺术的老艺术家或相继离世,或年事已高,无疑对晋剧流派的保护与传承带来很大的难度。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度,经过积极申报和争取,晋剧于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省也随之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晋剧的保护工作。2010年,山西省文化厅组织实施了晋剧流派研究工作,一方面加大对晋剧流派的科研力度,一方面对传统剧目进行整理与保护。2011年1月14日、15日,为展示近年来山西在晋剧流派保护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省文化厅组织举办了 “百年流芳——晋剧流派传承剧目迎新春展演活动”,本次展演尽可能地保持了各个流派代表性剧目原汁原味的表演,充分展示了晋剧流派之魅力,展示了各个流派传承人的艺术风采,展示了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成果,为省城人民献上了一份新春贺礼。——编 者
丁派艺术 代有传人
晋剧(中路梆子)是山西省的主要剧种之一,是山西人民的重要精神食粮。近年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考证,在晋剧发展史上,曾出现过众多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其中在须生行中,成就最高、声誉最广、影响最大、最受观众欢迎者,当首推“晋剧一代宗师”丁果仙以及她所创造的丁派艺术。
丁果仙(1909—1972),字步云,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出生于一个贫寒家庭,四岁就远离父母,远离家乡,被卖于太原丁家做养女,七岁投师晋剧艺人孙竹林学艺,在太原泰山庙清唱卖艺三年,是晋剧史上第一位女须生。她十一岁搭班登台,曾在庆梨园、锦艺园等戏班与前辈著名艺人“盖天红”(王步云)、“说书红”(高文翰)、“毛毛旦”(王云山)、“三儿生”(孟珍卿)、“狮子黑”(乔国瑞)等在太原、晋中、内蒙古、张家口、北京、天津等地同台演出,十七八岁即誉满三晋,名驰京津,被誉为“山西梆子须生大王”。她聪明好学,刻苦钻研,勤于向各兄弟剧种广泛汲取艺术营养。1936年赴京演出时虚心向京剧名家求教,以晋剧《串龙珠》与马连良交流移植了京剧 《四进士》,并借鉴京剧行腔归韵的长处,摒弃了晋剧拖腔中的“哪依呀哈”等虚词衬字,大胆革新了晋剧须生的唱腔和念白,巧妙地将“盖天红”行腔高亢激越、“十二红”腔韵婉转抒情、“说书红”唱腔稳健流畅、似说似唱等艺术特色集于一身,融会贯通,着力发挥自身的独特优势,经过多年艰辛的舞台磨练,创立了独树一帜的丁派艺术,提升了晋剧的艺术品位,提高了晋剧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艺术地位,将晋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成为晋剧发展史上一座划时代的丰碑。
丁果仙唱、念、做俱佳,唱念尤为突出。早年,她的嗓音清脆明亮,音质纯净,行腔多以中高音区为主,中年以后,嗓音苍劲宽厚,刚柔兼备,且不露女相。她发声坚实洪亮,气息饱满耐久,唱腔浑厚舒展,表演朴实大方,注重观察生活,善于将生活体验融化于程式之中,赋予程式以生命,善于将唱、念、做等艺术手段揉为一体,精心刻画各类人物,尤其擅长运用介板、流水、滚白等散板唱腔,灵巧多变地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蝴蝶杯》中田云山训子时的“介板”,《卖画劈门》中白茂林怒斥胡林时的紧打慢唱“流水”,《芦花》中闵德仁的花腔“十三咳”,现代戏《丰收之后》中的“二流水”紧打慢唱,《走雪山》中的“叫板”等,声情并茂,传神感人,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如《四进士》中宋士杰公堂诉状的大段念白、《详状》中姚达与徐继祖的对白,《蝴蝶杯》中前五堂江夏县令的大段念白,喷口遒劲,感情真挚,吐字真切,抑扬顿挫,控制自如,把人物的身份、性格、内心世界刻画得细致入微、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在50多年的舞台实践中,她上演了近百出剧目,塑造了众多生动鲜活、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其代表剧目有 《日月图》(饰白茂林)、《双罗衫》(饰姚达)、《八件衣》(饰杨知县)、《走雪山》(饰曹福)、《蝴蝶杯》(饰田云山)、《捉放曹》(饰陈宫)、《串龙珠》(饰徐达)、《空城计》(饰诸葛亮)、《四进士》(饰宋士杰)、《太白醉写》(饰李白)、《法门寺》(饰赵廉)、《芦花》(饰闵德仁)、《打金枝》(饰唐代宗)、《渭水河》(饰周文王)等。在《血泪仇》《小女婿》《丰收之后》《红旗下的花朵》等现代戏中饰王仁厚、陈快腿、王奶奶、老校长等人物,也很出色。1952年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员一等奖。1955年,与牛桂英、郭凤英、王正魁、梁小云、冀萍等合演的《打金枝》拍成电影。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山西省戏曲学校和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多次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她是一位爱党爱国德艺双馨的晋剧艺术大师。
丁果仙一生视戏如命,对晋剧事业执着追求,锲而不舍,对晋剧人才的培养和对晋剧艺术的传承呕心沥血,不遗余力。为了培养晋剧接班人,他自己出资购买房舍、并献出一副戏箱,招收了30多名学生,创立了新新晋剧团,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戏曲培训班。之后,又相继收徒育才,培养出白桂英、马玉楼、刘宝俊、刘汉银、武忠、阎惠贞、张鸣琴等一批丁派弟子。并不辞辛苦,亲自口传心授,传承丁派代表剧目。如今,这些丁派门徒早已功成名就,又在培养第二代、第三代传人。丁派艺术薪火相传,成为推动晋剧艺术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
流派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流派艺术的出现是戏曲繁荣昌盛的标志之一。一个剧种,流派越多,在群众中的影响就越大,在艺术上的提高就越快。愿晋剧丁派艺术代代相传,长盛不衰,更盼晋剧舞台人才辈出,流派纷呈,能有更多新的流派应运而生。(郭士星)
浮云绕明月 朦胧洒清辉——牛桂英演艺成就管窥
回想30年前我调入山西省戏曲学校工作时,曾有幸借住于牛桂英校长的办公室,近距离听她说戏,看她教戏,也不时领略她的演艺风采,获益颇多。牛老师是我同窗学友志冲之母,在我的心目中,她是慈祥的长辈,是尽职的领导,更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晋剧艺术大家。她那千锤百炼的剧目精品及演艺流派,在晋剧艺术的长河中奔涌不息;她的演艺风韵,令我经久铭记。
探索牛派演艺风韵及其卓越贡献,以我之见,重在唱、念。六字以概之:云遮月、交待清。
皎洁夜空,片片浮云环绕冰轮,时而遮掩,时而掠影,那时隐时现的朦胧月色,给人们以无限回味与遐思。这种为广大观众所推崇与迷恋的“云遮月”似的演唱魅力,就是对牛派唱腔特质的形象描绘。牛老师的青衣戏,庄重大气、清雅含蓄。经她多年的演出实践,摒弃了前辈男旦的旧腔痕迹,开创了适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清柔、深沉、浑厚的演唱风格。她的行腔,特别注重发声吐字,喷口有力,平仄不混、收韵讲究。她不拘泥于陈腔老调,善于巧妙地通过颤音、升降音的装饰抒发人物情感,追求声情并茂。经她精心设计的装饰性句尾拖腔,以韵行进,唱来字正腔圆,委婉缠绵,深为广大观众所痴爱。这种听似少有高亢激越的声腔,却极富穿透力,即便坐在最后一排,不看字幕也是声声入耳、字字传情。
晋剧源于蒲州梆子。在其初期的漫长岁月里,皆为蒲州艺人传艺。因晋中口音“中东”“人辰”等含混不清,影响吐字行腔,故用蒲州道白。如此沿袭,直到丁果仙、郭凤英等诸多前辈名家。牛桂英老师于上世纪40年代初成名于晋剧第二故乡张家口,新中国成立前后又曾驻京献艺数载,除得到京剧巨擘程砚秋、晋剧名旦李子健(“小梅兰芳”李世芳之父)等名家指教外,与京剧、评剧、河北梆子名伶也时有交流,见多识广,眼界大开,故敢于大胆高举晋剧念白革新的旗帜。几经探求、反复实践,终于创造了既遵循普通话的声韵,又保持着太原语调的特色;既纠正了含混之弊,又能使省内外广大观众听懂听清包含晋腔晋韵的新道白。自上世纪50年代,随着牛派晋剧道白的确立和“蒲白”的消退,标志着晋剧发展史上的一次再度跨越,牛桂英老师当是晋剧发展里程碑的主要奠基者。
当牛桂英老师35岁时,随着山西省实验晋剧院青年演出团的组建,正值演艺黄金时期的她,同丁果仙、郭凤英、冀美莲等老艺术家们便自觉甘为人梯,由大舞台转向排练厅,担负起了培育晋剧新秀的神圣使命。“文革”之后,她又出任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培育新苗,传授剧目,依然为晋剧声韵的规范化不懈努力。牛老师及其搭档们为我们精心打造了诸如《击掌》《算粮》《劝宫》《走山》《骂殿》《芦花》《丛台》这样一批唱工戏,而像哭笑瞬变的李桂枝《女写状》刁钻泼蛮的阎惜姣,《乌龙院》之类的小旦花衫表演戏,她演得也都非常精致。可能是学习牛派唱腔神韵首先要受自身嗓音条件的制约,况且这种“云遮月”唱腔,宛如 “雪中红梅”“雾里青山”,好望而难求,可惜能得其流派精髓者较少。但牛老师倡导的唱、白声韵,却已是遍地开花,桃李满园。
自晋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来,牛老师更加牵挂着晋剧艺术的传承。“《梅绛亵》的精彩华章濒临失传了,《永寿庵》的优美花腔快成绝响了”之类话题,不时提及,屡生感叹。可喜的是在此次展演中,牛老师为其赶排了《二度梅·丛台》,这正是牛老师以其86岁高龄之身,为晋剧艺术做出的新贡献。
衷心祝愿牛派声腔传唱不息,发扬光大。正是——雪中梅花雾里山,赏心悦目画时难。浮云遮月朦胧美,且盼牛派代代传。(赵尚文)
晋剧名小生郭凤英
郭凤英,女,晋剧著名表演艺术家,艺名“十一生”,晋剧小生行当“郭派”艺术创始人。1921年生于山西榆次郭家堡一户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受家乡浓厚戏曲文化的熏陶,酷爱晋剧艺术,常随父母亲走村串乡赶庙会、看大戏。9岁时曾向乞讨艺人“四杆旗”学唱,11岁正式拜老艺人王应锦(艺名万盏灯,亦称四保旦)为师学戏,初学旦角,后改小生。因身材矮小,嗓音欠佳,不予器重,一度被戏称为“混场相公”。她不悲不弃,刻苦学艺,练成了扎实的基本功,学到《小别母》《射戟》《铁冠图》《锋箭头》《双锁山》等剧目。并随师辗转于晋中、阳泉、平定、寿阳、盂县等一带演出,逐渐显露出其艺术才华。13岁时,戏班到其家乡榆次城演出,当时戏园点了郭凤英的《小别母》,演出前戏园出海报要写主要演员名字,师傅“万盏灯”犯了难。因为在旧社会,唱戏的被封建礼教和世俗观念视为“王八戏子吹鼓手”的下贱行业。男人从事这一行,还被视为大逆不道,辱没祖宗,死后都不能入祖坟,更何况郭凤英是个女子唱戏的呢。当年,郭凤英学戏时就曾遭到郭家族长的阻挠和责难。师父深知,此时要在海报上出现郭凤英的名字,必然会给其带来麻烦甚至是灾难。紧急之时,师父灵机一动,便以郭凤英11岁学戏时的年龄在海报上写了“十一生”三字,而不具郭凤英真名。郭凤英在家乡演的这一出《小别母》极为成功,一炮打响。从此“十一生”之艺名不翼而飞,不久即传遍了晋中各县及阳泉、寿阳、平定等,而其本名郭凤英反倒被人逐渐淡忘了。
未出师门即已成名的郭凤英没有自满,没有止步,一如既往地在艺术道路上艰难地跋涉,苦苦地追求。在长期的搭班演出中,她有幸同三儿生(孟珍卿)、盖天红(王步云)、鹿儿红(王庆云)、筱桂桃(杨丹卿)、五月鲜(刘明生)等诸多名家同台合作演出,不断地从名家身上汲取艺术养分,丰富充实了自己的表演技能。在长期舞台磨练和实践中,她从唱腔、念白、身段和表演特技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和创造,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郭派”表演风格,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赞扬。
郭凤英扮相英俊,戏路宽绰。她曾在一百多出剧目中扮演了不同层次、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角色。她的主要代表剧目有:《小宴》《黄鹤楼》《打金枝》《双罗衫》《蝴蝶杯》《和氏璧》《土祖庙》《小别母》等。她在舞台上塑造的周瑜、赵云、吕布、田玉川、郭暧、徐继祖、张仪、郑兴郎、石恩等众多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后,她和丁果仙、牛桂英、冀美莲等艺术家合演的《打金枝》《蝴蝶杯》《双罗衫》《凤仪亭》《赠剑》等戏,相映成辉,成为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艺术杰作。随着艺术的日趋完美,她的名字也越来越为人们关注,最终成了近代晋剧艺坛上的小生之冠。
郭凤英唱念做打俱佳,文戏武戏皆能。她的唱腔在吸收三儿生奔放高昂、跌宕起伏的特点和秋富生清亮悦耳、委婉缠绵的韵味,并根据自身的嗓音条件创新发展,形成了字正腔圆、刚柔相济、韵味浓厚的唱腔风格,至今仍为演员沿用学唱。她的念白吐字清晰、抑扬顿挫,极见功力。在《双罗衫·详状》一剧中,徐继祖念状子的大段道白和逼问姚达的对白,由徐到疾,层层推进,由轻到重,顿挫有致,字追句逼,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引人入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美的享受。她的做功更是独树一帜,令人叫绝。《黄鹤楼》中她所扮演的周瑜与众不同,她改变过去老艺人表演时自始至终地表现周瑜凶狠的演法,而是随着剧情的发展,先礼后兵,层层过渡,掌握火候,有分寸、有节奏地刻画了周瑜的儒雅风度、雄才大略和气量狭窄、嫉贤妒能的心理特征,成功地塑造了“这一个”的典型人物形象。
一代名生郭凤英于2005年5月1日与世长辞,她在舞台上塑造的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她对晋剧艺术的杰出贡献,她精湛超群的艺术也将会发扬光大,代代相传。(阎玉庭)
风华绝艳 两代名流——谈冀美莲和冀萍
晋剧艺坛上诞生了这样一对令人崇敬的艺苑母女,她们天生丽质,独具才华,广采博纳,自成一家,以罕见的勤奋和艺术灵感创造了一个个光彩夺目的舞台形象,把小旦表演艺术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创造了一个鲜活的艺术流派——“冀派”,把女性的端庄、美丽、智慧、温婉发挥到极致,得到几代观众戏迷的青睐和喜爱。她们,就是被推为晋剧“小旦翘楚”的前辈表演艺术家冀美莲和她的女儿冀萍。
冀美莲于1921年生于山西文水县,14岁从艺,拜名旦“一点红”王有福为师,潜心学艺,16岁辗转晋中、太原,远涉上海,与前辈”盖天红”、筱金梅等搭档,出演《富贵图》《百花亭》等崭露头角。1934年冀美莲参加抗日决死纵队前线剧团和“七月剧社”,投身抗日宣传。之后,转入太原新化剧院,与丁果仙、牛桂英、郭凤英、乔国瑞(狮子黑)、郭兰英、梁小云等名家长期合作,所演《梵王宫》《文嫣》《凤仪亭》超凡脱俗,冠绝一时,并荣获全国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二等奖,且以出众的人格魅力荣任华北人民晋剧团和山西人民晋剧一团团长之职,为繁荣晋剧事业倾尽心力,与丁、牛、郭等前辈协力同心,创造了晋剧艺术的一代辉煌。她于1979年出席全国第八次文代会归来不久,58岁时因心梗突发辞世。实为晋剧莫大损失!
冀美莲天生聪颖敏悟,学艺勤苦,又承众多前辈栽培,扎下坚实功底,台步轻盈,身段婀娜多姿,表演伶俐活泛,又配以一双“会说话”的眼睛,这为她塑造各种身份、年龄、个性的人物形象,提供充裕的表演手段和空间;她又能通过不断地揣摩和体验,准确捕捉到人物特征,深入到角色的内心世界,细针密线,精雕细琢,因之,她演的一个个人物,无不活灵活现,入木三分。比如:她演《百花亭》中的百花公主,端庄中含着矜持,稳健中透着威严,一出场就让观众看到一个精通文韬武略的公主、女帅形象。及至后面与海俊海誓山盟、暗送秋波时,也是那样的羞涩含蓄,一派大家风范。而她演《戏叔》中潘金莲、《梵王宫》中含嫣一类多情女子,则是那样的火辣辣、情灼灼,袒露心怀,长驱直入,通过劝酒、温存、梳妆、待嫁等一系列传神表演,把积淤心中的“春心”和“爱火”宣泄得淋漓尽致。让人觉得那么逼真、自然而又别出心裁。
冀美莲戏路宽绰,造诣颇深,除演小旦外,闺门旦、彩旦、泼辣旦样样来得,各尽其妙,总能抓住人物的特殊感觉和性格亮点,或唱、或表,加以创造性地刻画和渲染,达到神形兼备,妙出天然。她所精心刻画的貂蝉、文嫣、尹碧莲、孙玉娇、姜巧云等舞台形象,或温柔,或多情,或天真,或浪漫,或泼辣,或刁钻,无不一个个鲜活灵动,栩栩如生,长久地活在人们的美好记忆中,成为晋剧画廊中“冀派”艺术的一个个经典形象。
冀萍从小受到母亲的艺术熏陶,又经师爷王有福悉心传授,早早显出艺术才华,15岁出演新编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就将女扮男装、坚贞不渝的祝英台描摹得至情至性,令人生怜,引来内外行的一片赞叹。1954年,冀萍主演了现代戏《一个志愿军的未婚妻》,以热情四溢,自然舒展的唱念、表演轰动三晋。她在剧中塑造的送夫参军,追求进步的农村姑娘形象,很快深入人心,成了时代青年的榜样,而冀萍在剧中一曲清脆甜美、韵味无穷的演唱“红彤彤的太阳上了山,树上的鸟儿叫声喧”,更是万人传唱,成了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1955年,羽翼丰满的冀萍走上银幕,在全省第一个戏曲电影《打金枝》中,扮演了骄纵、可爱的金枝,随着影片热播全国,冀萍多彩多姿的银幕形象更加倾倒了无数观众和戏迷。
1960年,冀萍调到名家荟萃的山西省晋剧院后,立志开拓创新,向“刀马旦”发起冲击,苦练身段、武打、把子功,在《杨门女将》《杀宫》等剧中,刻画了大智大勇的穆桂英、赤胆忠心的刘桂莲等面目全新的舞台形象,并且随团“九进中南海”。
冀萍不仅继承了母亲妩媚洒脱、热情奔放、挥洒自如的艺术个性,而且自辟新径,形成了自己稳健大方、含蓄细腻、一丝不苟的表演风范。正如专家评论:“冀萍的戏耐听耐看,唱做兼优,雅俗共赏,别具魅力,百看不厌,处处给人留下美的印象。”而尤为可喜的是,“冀派”艺术的这些流派真谛,正在发扬光大,在她的得意弟子王晓萍、王文丽等身上进行着新的传承和创新。(刘巨才)
程玉英与她的“嗨嗨嗨”
程玉英,女,生于1920年,晋剧青衣,山西平遥梁赵村人。祖父程遵濂,晋商巨贾,长期兴学助教,后家道中落,生活无着。10岁时为生计拜在晋剧名艺人 “说书红”(高文翰)门下,主攻须生。13岁时,随师进京演出,在《忠报国》一戏中因原演员出现变故,遂应急救场出演李艳妃,一炮打响。后经师傅与众长辈商议,认为程玉英演青衣比演小生好,遂改青衣。“说书红”的门徒很多,有9个得意高足,称为“九英”。程玉英为“九英”之首。
16岁时,在师傅的帮助下,对晋剧老艺人中原有的“那——咦呀嗨”行腔进行大胆改革,创造单用一个“嗨”字的“嗨嗨腔”,并使之在晋剧唱腔中正式定型和程式化,成为独树一帜的程派声腔体系特征。它能使唱腔更为优美动听。广大戏迷爱好者中已流传有“宁可跑得丢了鞋(音读hai),也不能误了程玉英的嗨嗨嗨”“宁可误了吃饭,也不能误了程玉英的《情探》”,可见程玉英以及她的“嗨嗨腔”在广大群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20世纪30年代初,程玉英随师在太谷锦梨园与盖天红、三儿生、毛毛旦、秋富生、丁果仙等同台演戏,以 《武家坡》《火焰驹》《双官诰》《女中孝》《清风亭》等风靡剧坛。20世纪30年代末,又与丁果仙等人进京联袂演出,受到马连良大师的指点,演艺大进,被北平观众誉为“山西两个女戏王”。之后,因战乱辍演,靠摆小摊维持生计。
1949年阴历正月初三,北平解放了。高兴得程玉英一夜睡不着。不久她就把小摊摊收拾了,回到平遥。可是她回到平遥之后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了,孤独的父亲说什么也不让她再离开平遥。旧日的一些票友们也纷纷来请她去参加“闹票”,文教局长和县长也亲自和她谈话,请她先给平遥人民演几场戏,她感到社会变了,家乡变了,一切的人都变了,变得是那样亲切、可爱、温暖,她第一次听到“演员”这两个字,她为能够以自己的名义给家乡的父母兄弟姐妹唱戏而感到无比兴奋。但八年不唱戏了,她有点胆虚,就和票友们一本戏一本戏议场次,对剧词,对了十几本戏,苦练了两个多月就开始给乡亲们演出了。当时她的嗓子清脆圆润,连五里之外的人们听了都着迷。平遥县各村的男女老少,哪怕离城百里之遥,也非要赶来看看程玉英的戏不可。太原请她去,平遥观众不让走,平遥县人民政府任命她担任团长。当时,她经常演出的拿手好戏除了 《教子》,还有《莲花庵》《女中孝》《对银杯》《蝴蝶杯》《鲛绡帕》《明公断》《汾河湾》《武家坡》《桑园会》等。
1950年冬,太原市新修起第一座大剧院,即和平戏院,选开台戏时,就选中了平遥剧团。这是解放后,程玉英第一次在太原演出,演了一个多月,把太原市轰动了!
1953年,程玉英又随团调到榆次专署,任专署晋剧团团长。1955年,赴京参加全国戏剧演员第一期讲学班,向梅兰芳学习。特别是通过程砚秋示范演出《锁麟囊》,对青衣行当的“手眼身法步”,更加理解深刻。从此之后翻身做主的程玉英不仅视艺术如生命,孜孜追求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潜心研究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而且还把带好团、演好戏,当做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唯一宗旨。她率团走遍山西全省乃至北京、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及东北三省地区,皆以严谨的台风、鲜明的人物形象和高亢激越、节奏明快、舒展流畅的“嗨嗨腔”博得观众称赞和戏剧界专家的好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等多次刊载专家的评论文章。其中,著名戏评家翁偶虹曾称:“程玉英的程腔,大可与程砚秋的程腔并列媲美。”
这次晋剧流派剧目展演,程派参演剧目为《武家坡》。已92岁高龄的程玉英义无反顾再次出山,手把手地教导程派艺术第三代传人范金萍,其精神令我等后辈崇敬不已。(田永国 荆晶)
2011年1月14日,晋剧“程派”传人范金萍(左)和王淑萍
在《武家坡》中分别饰演王宝钏(左)和薛仁贵(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晋剧“程派”传人范金萍(右)和王淑萍在《武家坡》中分别饰演王宝钏和薛仁贵(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2011年1月14日,晋剧“丁派”传人乔俊芬在《闹公堂》中饰演窦秀英(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晋剧“丁派”传人乔俊芬(前左)在《闹公堂》中饰演窦秀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