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民歌 >

山西地区传统民歌分类

2014-12-1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佚名

山西号称“民歌的海洋”,民歌、山歌种类多,数量大。1978年以来,为编辑《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山西卷》所收集到的民歌,就有15000余首。这浩如烟海、数以万计的民歌,大致可分为山歌、号子、小调、秧歌、套曲5大类。

山歌类

山西的山歌,又有“山曲” “开花调” “卷席片”等不同种类。它们的共同特征是:1. 短小、单纯,一般为上下句结构。2. 词、曲、格律均较自由,多为即兴编唱。群众的说法是“做甚唱甚,想甚唱甚,见甚唱甚”。3. 无需伴奏,无一定调高,随时随地张口便唱。但由于流行在不同地区,语言、音调以及演唱方法等均有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山曲——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的河曲、保德、偏关、五寨、神池、宁武、岚县、兴县、临县、离石等黄土高原地区。这一带的“山曲”,都具有高亢、嘹亮、悠长、舒展等特点,富有山野风味,尤以河曲“山曲”最为出色。这里的山曲绝大部分,上下两句的旋律基本相同,惟有落音的一音之差,为平行结构。但旋律优美,歌词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题材广泛,尤以情歌最为动人。如《羊倌歌》《三十里名山二十里水》《割莜麦》《想亲亲想在心眼上》《人在门外心在家》《眊你两回》《说下实话留想头》《在河湾》等,流传很广。

开花调——是流行在左权、和顺、武乡等县的山歌。因其歌词的上句总是以“××开花”起兴,下句点题而得名。它以左权县为中心,其风格特点是委婉、清秀,节奏比较规整,不是上下句变化较小的平行结构,而是变化较大的、呼应式的对比结构;旋律流畅、清新,曲调优美动听,抒情性较强。其中有一些3/8节拍的小曲,如《会哥哥》《单相思》《想情哥》《苦相思》等,节奏明快,旋律活泼。还有一些精品,如《亲圪蛋下河洗衣裳》《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等,也广为流行。

卷席片——也叫“烂席片”,是定襄、忻州和雁北一带流传的山歌。它的节奏较为平稳,但音调婉转,旋律柔美,别具一格。歌词常用上下句排比手法,比喻贴切,颇有韵味,如《娘老子主婚害死人》等。

号子类

“号子”是人们劳动时唱的歌,所以也叫“劳动号子”。它在劳动过程中起统一号令、协同动作和振奋精神的作用,节奏性很强。

山西的号子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工程号子”,其中又有“打夯号子”、“打硪号子”两种。这种号子流布广泛,在建筑工地上,就能听到号子的歌声。

二是“船夫号子”,主要分布在黄河沿岸的河曲、河津、芮城等地。这种号子又根据不同的劳动分为拨船号子、行船号子、拉篷号子、爬山虎号子等。各种号子的音调互不相同,都无固定唱词,是在劳动过程中由领号人见景生情即兴编唱的。山西号子的主要特点是节奏鲜明有力,音调单纯流畅,情绪乐观豪放。如河曲的《推船号子》《打蓝调》,五台的《打基歌》,定襄的《打硪歌》,芮城的《拉篷号子》等等。

小调类

小调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自由吟唱的小曲,由明、清小曲演变而来。在山西的各类民歌中,小调数量最多,分布在全省各地。

山西小调富有表现力,题材、形式丰富多彩。有优美动听的抒情歌,如《绣荷包》《绣花灯》《茉莉花》《送情郎》等;有感人至深的叙事歌,如《下柳林》《秋香骂婆婆》《洪秀英》《苦伶仃》等;有轻松欢快的歌,如《观灯》《闹元霄》《对花》《打秋千》《拜大年》等;有催人泪下的悲伤的歌,如《光棍哭妻》《小寡妇上坟》《哭五更》《诉苦》等;有幽默风趣的诙谐歌,如《古里怪》《要女婿》《高高山上一圪嘟嘟蒜》等;也有针砭丑恶现象的讽刺歌,如《不像话》《不相配》《抓跳蚤》等。总之,它包罗万象,各种情调的音乐兼而有之。

小调的曲式结构也多种多样,但四句式的分节歌是基本形式,数量也最多。如《绣荷包》《拣蓝炭》等。其次,上下句结合的两句式的小调也占较大比重,它体现了上下呼应和对衬的规律,如《交城山》《四十里平川瞭不见人》等。此外,还有两句半、三句、三句半、五句、五句半、六句等结构。其歌词格式以七字句为多,其次是十字句和五字句,也有的是这3种句式的混合结构,还有少数长短句。总之,不管是曲式结构,还是歌词格式,都呈现出多姿多彩的格局。有许多曲调在全国流行),《绣荷包》、《交城山》、《观灯》、《一根扁担》等。

秧歌类

有一部分民歌,其中有一定人物和故事情节,适于表演。各地的秧歌队,大都在名为“大场子”的集体舞表演之后,还要停下来围战圈,进行“小场子”表演,所演唱的歌,大多有一定的人物、故事。随着历史的发展,各地民歌手和民间艺人对其不断进行加工和完善,这种歌的故事性、情节性和戏剧性得到进一步发展,于是有的就由地摊表演搬上舞台表演,形成“歌舞小戏”,成为戏曲剧种。如:祁太秧歌、沁源秧歌、汾孝秧歌、河曲二人台、左权小花戏等皆属此类。

祁太秧歌和汾孝秧歌——祁太秧歌由于广泛流行于晋中平川地区,也叫晋中秧歌。它有近300个曲调,调式丰富。优美动听、风格别致,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如《绣花灯》《送樱桃》《卖高底》《看秧歌》《十家牌》《大挑菜》《卖元宵》《算帐》《卖烧土》《采棉花》《拾麦穗》等。

沁源秧歌——流行于沁源一带,它也是在小调和地秧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地方小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曾发挥过重大的作用。曲调丰富多彩,四句式结构为基本形式,有的热情、豪放,如《偏坡扭》《大挑腔》《嘣子调》等;有的流畅婉转,抒情性强,如《独守寒窑》《抱琵琶》《梳妆台》等。

二人台——是流行于晋西北、雁北广大地区的一种民歌演唱形式。因表演者原来只有一旦、一丑,故称“二人台”。又因最早盛行于河曲县,也称“河曲二人台”。曲目丰富,曲调优美、婉转,抒情性很强,具有清新、活泼、明快的音乐风格。部分曲调在群众中颇为流行,如《走西口》《打金钱》《挂红灯》《转山头》《打樱桃》《看病》《尼姑思凡》《五哥放羊》《送情郎》等。也正因为这些民歌有着十分感人和迷人的魅力,故近年来流传面越来越广。

小花戏——也称左权小花戏。是流行在左权、和顺一带的民歌演唱形式。曲目丰富,形式多彩,具有轻盈、秀丽的音乐风格。较流行的曲目有,《摘花椒》《卖偏食》《放风筝》《打秋千》《扑蝴蝶》《探情郎》等,旋律柔美,地方风味很浓。

风台小戏——因产生于和顺县风台村得名。所唱曲调有不少是明、清以来的小曲,如《相思令》《银扭丝》《玉娥郎》《剪靛花》《四面镜》等。也有的是当地小调,如《瞭病》《太平年》《打尿床》等。曲调优雅,旋律清秀,有湖光山色的韵味。

原平凤秧歌——这是一种集体性的歌舞表演,男女各半,有独唱、齐唱,由一人主唱,大家帮唱。其曲调大都是较长的叙事歌。演唱时唱中有说,说中带唱,既有民歌色彩,又有曲艺味道。曲式结构的特点是主导音调反复出现,具有回旋变唱的因素。代表性曲目是《过大年》,此外还有《白茂林卖画》《祝英台下山》等。

临县伞头秧歌——是秧歌队中手持花伞的带头人,担任主唱。所唱曲调,大都是当地秧歌或小调,如《上川调》《下川调》《西首调》《招贤调》等。其唱词都是由“伞头”见景生情,随机应变地即兴唱出的,故颇有吸引力。

此外除以上介绍的外,山西各地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秧歌音乐。如祁县“过街秧歌”、五寨“八大角秧歌”、“曲沃秧歌”、昔阳“拉花”、“对口秧歌”、“单口秧歌”等各种秧歌调;有“九莲灯”、“花篮灯”等各种灯歌调;以及各种“花鼓调”与“旱船调”等。真可谓百花争艳,五彩缤纷。音乐的共同特点是欢快、热烈、幽默而风趣。

套曲类

在山西民歌中,还有一些根据内容的需要,把不同的曲调加以联缀、组合而形成表现一个完整故事的声乐套曲,主要有3种。

左权“大腔”—— 曲调优雅、婉转,结构严谨。其中有序曲,称“蒜疙瘩”;正曲,称“劈破玉”;尾声,称“大岔”。序曲和尾声相对稳定,在各套曲目中变化不大。中间的正曲变化多端,有着多样的回旋变唱。整体结构与宋代的“唱赚”有相似之处。演唱形式为“坐唱”,伴奏为笛子、三弦、四胡等丝竹乐乐器。主要曲目有《奇怪》《小大姐骑毛驴》《小二姐梦梦》《张生游寺》《红娘采花》等。音乐风格别致,具有曲雅、风趣的韵味。

兴县“昆曲”——明末清初就流行在兴县一带。其结构同元代的“散套”相近。所唱曲调大都为明、清以来的小曲,如《江心月》《跌断桥》《南荷色》《跌落金钱》《扭丝》等。主要流行在城镇居民中间,演唱者是当地贫苦文人组成的“子弟班”,所以也称“穷秀才班”。“坐唱”形式,有独唱、齐唱,或分别担任不同角色演唱,近似民间“清唱剧”。伴奏乐器有笛子、三弦、四胡等。原来曲目很多,由于歌词典雅难懂,流传不开,故大都失传。现搜集到的只有《连环扣》《李逵磨斧》《莲花落》3套曲谱。音乐优雅、古朴。

离石“弹唱”——流行在离石、柳林、方山、中阳一带,相传形成于清代中叶。在清代修撰的《永宁州志》中,有关于“审录·唤妹子”、“放牛·贴对子”的记载,这就是“弹唱”较流行的曲目。在民间有“东秧歌、西道情,小曲出在离石城”的传说,这小曲即指的“弹唱”、“弹唱”用的乐器有三弦、扬琴、四音子(四胡)、笛子、管子、笙、四块瓦等,因伴奏以弹拨乐器为主,故也称“小曲弹唱”。“弹唱”的曲调和曲目很丰富,民间艺人有四大景,八小景,七十二个闹五更,九湾十八调。其演唱形式是乐队坐成一字或八字形,前面有一男一女(通常为以男扮女)手持彩扇边舞边唱。以对唱为主,兼有独唱和帮唱,中间还有少量插白、最有代表性的曲目是〔审录〕,演唱王金龙与苏三的爱情故事。还有《关公挑袍》《金钱莲花落》《赶舟》《唤妹子》《借顺顺》等。内容丰富,演唱形式活泼,音乐的乡土风味浓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