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民歌 >

刘奇葆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2016-06-17 发表|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刘奇葆
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2016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 刘奇葆

各位代表、同志们:

今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是民间文艺界的一次盛会,也是文化界的一件大事。在此,谨向大会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和全国民间文艺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积淀,散发着清新的泥土芳香,闪烁着朴素的哲理光辉,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群众性,是中华文化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近年来,我国民间文艺事业蓬勃发展,呈现出百花齐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神话、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文学的抢救保护成绩斐然,数字化保存取得重大进展, 《亚鲁王》等珍贵史诗被发掘整理;一批濒危的民俗事象得到发现和保护,传统村落立档调查等重大项目取得积极成果,“我们的节日”等民俗活动广泛开展;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等表演艺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发展,莆仙小戏、华阴老腔等登上全国舞台、深受群众喜爱;剪纸、唐卡、刺绣、蜡染、木雕等民间工艺活力迸发,艺术价值不断提升,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并日益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民间文艺理论和民俗学研究深入发展,民间文艺队伍不断壮大,传承人得到有力扶持和保护,推动民间文艺不断发扬光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文化传承发展。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华文化传承工程,国家“十三五”时期规划纲要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传统工艺、发展民族民间文化等列入重要工作项目。可以说,我国民间文艺事业进入了繁荣发展的活跃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大力发展面向百姓大众、彰显民族特色、弘扬中国精神的民间文艺,不断开创民族民间文艺事业新局面。

一、礼敬传统文化,守护民间文艺之根

千百年来,我国民间文艺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诗经》 《楚辞》都深受民间文艺的滋养, 《诗经》 160首国风采集于当时北方十五国的民歌民谣, 《楚辞》是在吸收南方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两汉乐府、六朝民歌、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来源于民间文艺,承袭了中华文化传统,成就了一座座艺术高峰。可以说,民间文艺是传统文化遗产中最基本、最生动、最丰富的组成部分,印刻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风范,值得我们礼敬和传承。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弘扬民间文艺、延续中华文脉,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的需要和繁荣文艺事业的需要,也是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和崇高使命。

近些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民间文艺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环境持续改变。在新的社会条件下,民间文艺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形态和样式,也面临严峻挑战。许多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生存空间不断压缩,遭遇“边缘化”危机,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老一代传承人的相继离去而失传,出现“人去艺绝”的现象。最近一部电影《百鸟朝凤》 ,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传统民间艺术在现代化浪潮中受到的巨大冲击。有的专家大声疾呼,要拯救民间文艺,为民间文艺拨打“120”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间文艺的保护工作,深入做好普查、采录和整理,积极推进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民间文化探源、古村落保护等工程和工作,注重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保护相结合、固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衔接,守护民间文艺之根,展现中华文化之美,为我们的先人保存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的后人留下精神的家园。

二、彰显主流价值,铸牢民间文艺之魂

民间文艺承载着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不断从那些神话传说、民谣小戏、剪纸年画里,从那些乡风民俗、村规家训、先贤故事中,获得精神滋养、砥砺家国情怀,明白安身立命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准则。我们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民间文艺传承弘扬得好的地方,往往民风淳朴向上、社会和谐安定;而在一些民间文艺缺失、文化生活贫瘠的地方,社会问题相对较多,甚至出现嗜赌成风、迷信盛行等现象。这些年来,中国民协组织开展了“民间文艺之乡”建设,评选了一批慈孝文化之乡、重阳文化之乡、忠义文化之乡等。在这些地方,民间文艺传承与道德建设相互促进,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我们要重视发挥民间文艺在“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等方面的特殊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出更多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民间文艺作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民间文艺成为浇灌人心向善、风俗醇美的清泉。要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活动,打造好“我们的节日”等品牌,用好庙会、灯节、歌会、赛龙舟等民间文艺载体,增强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当代主流价值的认同。民族复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也是老百姓的梦。要把中国梦作为重要主题,充分运用各种民间文艺形式,编织中国结、裁剪中国红、舞起中国龙、唱响中华情,鼓舞人们为追求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美好生活而奋力打拼。

三、扎根生活沃土,绽放民间文艺之花

民间文艺生于民间、兴于民间、藏于民间。接地气、聚人气是它最鲜明的特点。只有扎根田间大地,民间文艺才有常开不败的生命力。陕北民歌、客家山歌、广西民歌等之所以长盛不衰,是因为它们都是群众最真实的生命体验,始终深扎在老百姓中间。

现在,有的民间文艺过度追求高端化,热衷到大中城市展览展演,离基层越来越远,这不是传承发展民间文艺的正确道路。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要与人民走得更近、贴得更近,着眼基层群众、聚焦基层群众,把重心放在社区、乡村,把博物馆办在社区、乡村,把演出舞台搭在田间地头,让人民自己创造的文化艺术回到人民中间,亲民近民,成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民间文艺的性质,要求民间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沉下去、行天下,这样才能有所作为。当年,为了搜集整理和翻译《格萨尔王传》 《玛纳斯》 《江格尔》三大史诗,一大批民间文艺工作者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深入西藏、青海、新疆等地的边远农牧区开展工作,风餐露宿,一干就是几十年,有的专家为此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对民间文艺工作来说,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民间文艺工作者要发扬用脚做学问的优良传统,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用生活的源泉、人民的智慧反哺创作,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文艺精品,让民间文艺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这些年,一些地方积极开发民间文艺和民俗活动项目,对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出现了偏差,搞了一些“伪民俗” 、编了一些“假故事” ,伤害了民间文艺的价值。要尊重历史、尊重民俗,保持民间文艺的特色内涵,提供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民间文艺。

四、着力转化创新,激活民间文艺生命力

艺术的本性是创新、生命力也在于创新。传统民间文艺一直是在继承与创新的对立统一中发展的,旧的形式不断被新的形式代替,新的形式传承着传统的精神内核和艺术品格,不断螺旋式上升。延安时期,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吸收旧秧歌、民歌和地方戏曲等传统民间艺术元素,融入全民抗战、农民翻身做主、妇女解放等新的时代主题,创造了新颖活泼、健康向上的新秧歌艺术。推出的《兄妹开荒》 《夫妻识字》等作品脍炙人口,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传承和发展民间文艺,还是要坚持继承发展、转化创新,使民间文艺血脉延续,在当代焕发新的光彩。要对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制度风俗、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乡规家风等加以梳理和诠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对那些明显不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内容加以扬弃。要注重与时代发展相适应,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激活其当代价值,大力发展有利于助推社会发展、有利于培育时代精神和时代新人的民间文艺,让优秀民族民间文艺活起来、传下去。

现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正在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接受习惯和审美趣味。当下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和了解,更多地是通过影视作品、网络小说、电子游戏等途径,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游戏等文艺形式越来越被冷落,年轻人对传统民间文艺中的一些经典形象越来越陌生。有调查显示,我国青少年对白雪公主、丑小鸭等西方童话角色如数家珍,对孟姜女、田螺姑娘等中国民间故事人物却知之甚少。可以说,打捞“失落”的民间故事刻不容缓。最近,中宣部等部门正在组织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就是用动漫的形式对盘古开天、牛郎织女、精卫填海等一些中国民间故事进行再创作,让这些故事里的经典形象重新靓起来、立起来,实现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传播的时代变化,既起到保护传承作用,又发挥教育作用。在推进创造性转化过程中,还要善于运用市场机制和科技手段,推动民间文艺资源与文化创意、生态旅游等有机结合,培育和推广一批民间文艺品牌,把民间文艺资源优势转变为文化发展优势。

传承发展民间文艺,关系中华文化根脉,功在当下,利在后世。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民间文艺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加大投入力度,设计和实施好重点保护传承项目,为民间文艺繁荣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要推动有条件的地方把特色鲜明的民间文艺项目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民间文艺事业建设,增强民间文艺发展的后劲和活力。民间文艺经久不衰、代代相传,人才是决定因素。要做好传承人特别是高龄传承人的保护,重视师徒传承,做好受承人的培养和扶持,加强青少年人才培养,推动民间文艺学科建设,让民间文艺事业后继有人。要积极利用各种文化交流平台,支持更多中国民间文艺走出去,让其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成为展示中华文化的闪亮名片。

中国民协是党联系民间文艺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履行好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的职能,创新思路机制,延伸联系手臂,把更多民间文艺工作者团结凝聚起来。要建立健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长效机制,组织引导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增长学问、锤炼技艺。要认真办好民间文艺“山花奖” ,注重向基层工作者、向优秀民间文艺成果倾斜,进一步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

同志们!传承民间文艺就是延续我们的血脉,坚守民间文艺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广大民间文艺工作者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奋力开拓、锐意创新,努力开创民间文艺新生面,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