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文:搜集传承山西民歌 他十几年乐此不疲
2019-04-0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张梦莹他是一位音乐系教师,但他更喜欢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山西民歌的搜集者、传承者与传播者。十几年间,他坚持致力于山西民歌民间采风、搜集和整理工作,更是把民歌赏析带进了高校课堂……
他叫任俊文,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的副教授,承担着竹笛演奏技巧课和山西民歌赏析课的教学。在他的坚持和努力下,很多老一辈艺术家如“香蛮旦”王效端先生对山西民歌的一些独到见解被记录下来,他教授的《山西民歌赏析》课,也成为音乐系热门的选修课。
3月26日下午,在音乐系教学楼的一间琴房里,记者见到了任俊文。
面对民歌的流失状况他决定要做一个搜集者传承者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说起山西民歌,不少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这首《人说山西好风光》,除它之外还有啥,估计很多人都答不上来。但实际上,山西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音乐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素有“民歌海洋”之美誉。
任俊文告诉记者,山西是我国音乐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山西民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向来以数量多、种类多、别具特色著称。从尧天舜日时传录的《击壤歌》《南风歌》,到《诗经》中的《魏风》《唐风》,到广为传唱的《走西口》《桃花红杏花白》《想亲亲》等,其历史源远流长。山西100多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自己的民歌。一首首悠扬的曲调间,抒发着一代代乡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着一方水土一方人的真挚情感与真实情怀。
“以前的民歌是依附于生产劳作的,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原来靠人力劳作的一些生产方式就被机械化所取代,那么这种情形之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歌,失传最快。”任俊文说。面对这样的状况,他虽然很心急,但也很无奈。
2002年,任俊文前往中国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在那个学习音乐、研究音乐的殿堂里,他演唱的山西民歌受到了老师们极大的关注和肯定。“这给了我很大的信心,也激发起我对山西民间音乐的自豪感,以及弘扬民间音乐文化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任俊文说,从那时候开始,他的音乐生涯中便多了一个角色——山西民歌的搜集者、传承者与传播者。
采风开始于十几年前很多工作都是他一个人完成
2003年的正月,任俊文正式踏上了采集、收录山西民歌的路途,这一走,就是十几年。对于过程中的各种困难与辛苦,他不愿意多谈,只用一句话来概括自己的工作量:“一个人可能要干一个团队的活,拍摄、照相、录音,只要是去采风,所有这些都是同步的。”
也曾有人对他的这种行为产生过质疑,可他觉得兴趣是最大的老师,别人看来可能不容易的事,对他来说却是乐此不疲。“除了喜欢还是喜欢,这是发自内心、自己心甘情愿去做的,我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到、接触到山西民歌。”任俊文说。
2005年,他在自己任教的太原师范学院首开了《山西民歌赏析》课程,对山西民歌进行学习和赏析。“这门课程开设后,就更需要让学生欣赏我在乡下采风过程中采录到的这些影像资料。”任俊文说,“你不到乡村去,就采录不到这样有价值的东西,也看不到这些民间艺术在民间是怎么传承的。”
采风的十几年中,他印象很深、触动很大的,就是对太谷秧歌艺术家“香蛮旦”王效端先生的拜访。2008年,任俊文第一次去太谷拜访这位老艺术家。得知他的目的在于收集、收录山西传统民歌时,老先生很开心,二话不说就在自家院子里唱开了。“从上午9点半不到,一直唱到中午12点半,那种歌唱状态太出乎意料了。”任俊文说,正是受到老先生的影响,那次采风回来后,他就东拼西凑买了专门的收录设备,后来又几次去太谷,把老先生能够演唱的代表性曲目都录了下来。“没想到,我录的内容竟成了老先生最后的绝唱。”任俊文说。
这件事让任俊文更坚定了自己收录山西民歌的决心。
上课很有趣学生也都很用心
记者采访任俊文的当天下午,恰好有一堂《山西民歌赏析》课。
上课的地方是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多媒体教室,那节课可以称得上是座无虚席,记者只能在教室最后一排找了个位子坐下。和记者印象中选修课的课前氛围不同,学生们没有三五成群地闲聊,而是都拿着自己的本子低声哼唱着什么。记者拿过旁边一个学生的本子,本子上写着《人说山西好风光》和《幸福不会从天降》两首山西民歌的词谱。“这是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写下词谱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它们的唱法。”这名学生告诉记者。
开始上课后,任俊文首先让学生齐声合唱《人说山西好风光》和《幸福不会从天降》两首山西民歌。在学生们唱歌的时候,记者注意到,不少人不自觉地用脚打着拍子。听歌对于记者来说,则是一种享受。
合唱之后,是个唱。被抽到的学生,既有声乐专业的、也有钢琴专业的,还有萨克斯专业的……即使唱得不太好,任俊文也会想办法让他们更熟悉这两首歌,比如钢琴专业的学生可以用弹奏表演来代替唱歌,又或者用对唱、接唱的方式让大家更熟悉两首歌的旋律……除了熟悉民歌的唱法,任俊文还会在课堂上不时穿插一些乐器或民歌的相关知识,以及歌曲的不同唱法、歌曲的背景知识等。在他看来,“学习民歌很多时候在于引导,只有真正接触原汁原味的民歌,大家才有机会去了解并且喜欢上中国的传统音乐。”
任俊文说,从2005年第一次开讲《山西民歌赏析》到现在,他先后请到多位山西民间艺术家走进课堂,现场为学生教唱。“光这些艺术家来上课就有200余人次吧。”十几年来,上过这些课程的学生已经遍布全国各地,“可能有2000余名学生,现在都在中小学音乐老师岗位上,继续传承我们的民歌文化。”说到这里,任俊文的脸上布满了自豪感。
除了在校园内为本院学生讲解山西民歌,任俊文还把《山西民歌赏析》这门课带出了校门。2016年、2017年的“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系列活动中,他作为主讲人在太原各大高校共开展了17场“山西民歌赏析音乐会”专场演出,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直观地接触到民歌。
这几年,任俊文在工作和采风之余,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向人们推荐着山西民歌,他希望,在传承民歌的同时,也能将对于民歌的保护与传承的精神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