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山西地方小戏 壶关秧歌

2014-02-28 发表|来源:chnjinju.com|作者:王培宾

壶关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原称“西火秧歌”,形成于明末清初,是以长治县西火、东火、荫城为中心,遍及长治、陵川、壶关、长子、屯留、平顺、潞城等县的民间社火的一种表演形式。1984 年,山西省戏曲剧种学术讨论会上正式定名为“壶关秧歌”。

早期的西火秧歌经常在街头、饭场、打谷场和坑头演唱。它没有弦乐,只有铜器伴奏,所以又称“地圪圈”秧歌和干板秧歌。清末民国初年壶关已有100 多个业余班社在活动,如:西关壁、石坡、川底、上内村、盘驼底等。这些职业或半职业的戏班,经常到陵川、壶关、高平、长治、长子等邻近地区演,在与其他剧种的交往当中,脚色体制由演出“二小戏”变化为“三小戏”,演出场所由地摊向舞台发展,演出剧目也开始由演《马万银吵架》、《双缝嘴》等小戏,增加了《赵兰英进京》、《双许亲》、《烧陈府》、《彩楼配》等大戏。并且随着表演艺术的日臻完善,开始与上党梆子争夺演出市场。始建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的荫城村公义会,一直延续到1953 年,该戏班阵容整齐,剧目繁多,足迹遍布整个上党地区。由于壶关秧歌既有传统剧目近200 个,以《琵琶调》、《打磨房》、《观花园》、《白马庙》、《清官断》、《白绫记》(连十本)、《柳林记》(连三本)、《合家欢》、《骂街》、《卖豆腐》、《借皮箱》、《堂断回府》、《打沙锅》等戏为其代表剧目。

壶关秧歌曲调简单好学、唱词通俗易懂,内容主要表现家庭、婚姻爱情方面,与群众生活十分贴切,语言生动形象,诙谐幽默,具有鲜明口语化、个性化特点,所以直到解放前夕仍在广大群众中流行传唱,许多村的班社直到解放后仍在活动,甚至流传到附近的长治县、平顺县以及长治市区。常演的剧目主要有《打酸枣》、《苏姐姐梦梦》、《凤英骂街》、《天齐庙》等。1960 年,壶关秧歌剧团成立后,在原有板鼓、老鼓、大锣、小锣、镲等乐器的基础上,增加了板胡、二胡、笛子、三弦、扬琴、低胡等文场乐器。后随着音乐唱腔的丰富,又增加了月琴、琵琶、古筝、笙、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弦乐的增加,丰富了壶关秧歌的艺术表现力,开拓了壶关秧歌的演出市场。剧团整理
改编了大量传统剧目,演出的《侍女登科》、《打酸枣》、《雇驴》等剧目,受到观众的欢迎和好评,获得了“庄户剧团”的赞誉。

壶关秧歌至今已有210 多年的历史,其间经历了明末清初的产生、清末至民国的兴盛、衰落,建国初期的抢救整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挫折,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它是我国戏曲舞台一朵绚丽的奇葩,也是山西省地方小剧种中一个小小缩影。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曾经对壶关秧歌赞美有佳。该剧种曾多次赴省城汇报演出,均荣获大奖,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青睐,被专家誉为“上党地区小黄梅”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