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山西地方小戏 泽州秧歌

2014-02-28 发表|来源:chnjinju.com|作者:王培宾

泽州秧歌也叫“州五秧歌”、“州腔秧歌”。又因其仅以梆子、鼓板击节,无丝弦伴奏,故亦称“干板秧歌”,因流行于泽州所属晋城、高平、阳城、陵川、沁水五县而得名。

 清道光年间,泽州秧歌处于打地摊演唱故事阶段。后随着流传地区的扩大,演唱人数逐渐增多。到咸丰年间,出现了《打货郎》、《馋老婆害孩》等节目。据清同治《高平县志》“禁唱秧歌”的记载推断,泽州秧歌应当是形成于同治初年以前,而且在同治时期发展极为兴盛,以至于官府下令禁止起演出。这一时期,泽州秧歌吸收了高平说唱快板“打叉”的一些形式,并在当地其他戏曲的影响下,由庙会、春节时活动的“地摊说唱”搬上戏曲舞台的。20世纪初班杜林立,遍及全境。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日根据地,泽州秧歌成为进行抗日宣传和群众自我娱乐的主要形式。民国二十四年(1945 年),高平县成立许多业余秧歌剧团,排演《劝荣花》、《孟祥英翻身》、《王和尚卖妻》、《白毛女》、《后悔了》等剧目,宣传抗日。新中国成立初期,泽州秧歌业余班社纷纷成立,排演了《小二黑结婚》、《王贵与李香香》、《白毛女》等现代戏,配合土地改革运动。1955 年后,高平石米、晋城尹寨、阳城大树庄、陵川后山、沁水贾寨等地的业余秧歌班颇有声誉,其中高平凤河村业余秧歌队还参加了山西省民间歌舞会演。1956 年,赵树理专为泽州秧歌创作了大型现代戏《开渠》。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不仅使创办泽州秧歌剧团的计划化为泡影,而且还被认为其不适合演唱“革命样板戏”而遭到禁锢。十年动乱之后,泽州秧歌重获新生。

泽州秧歌独特的艺术特点,表现在其演唱时不用丝弦管簧伴奏,全剧中无论叙事说明、任务对话,甚至连人物举手投足动作的说明,也都采用演唱形式,全部没有念白,一唱到底。歌唱时没有文场伴奏,唱词结构为上下句,通俗明了,风趣形象,且以口语化见长。泽州秧歌的唱腔有[五字腔]、[七字腔]、[十子腔]、[多字腔]等,属于板腔体。板式有[快板]、[慢板]、[导板]、[悲板]、[欢板]、[怒板]等。脚色以小生、小旦为主,须生、丑脚次之,净脚极少。

泽州秧歌演出剧目多是民间艺人自编自演,内容大都是表现家庭矛盾、爱情纠葛。此外,泽州秧歌还演出一些大型连台本戏和小型单本戏,大型剧目有:《蜃中楼》、《白蛇传》、《三洪传》、《粉妆楼》、《上坟路上》、《牡丹亭》、《刘公案》、《五女兴唐传》等;小型单本剧目有《打油堂断》、《下棋》、《上坟路上》、《打酸枣》、《渔舟》、《当箱板》、《打棒槌》、《闹猪场》等。建国以来,山西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经过整理改编的泽州秧歌剧本《打油堂断》、《下棋》、《打酸枣》、《渔舟》等。《打油堂断》还被选入《中国地方戏曲集成》(山西卷)中。泽州秧歌一直以来没有专业剧团,但因其流布区域广泛,业余班社众多,因而有着极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反映人民的愿望,寄托人民的理想,抒发人民的情感,所以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