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县伞头秧歌
2023-10-0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梁瑜 刘沛林“三不愁来两保障,庄户人把票票挣,要甚有甚不缺甚,国泰民安人心顺!”幕天席地里,高亢嘹亮的秧歌声响彻云霄,引来四周群众一片喝彩。
9月的下午,临县枣圪达乡义居寺景区内,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文化展演正在进行,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临县伞头秧歌的登场,推动演出进入高潮。
“大家小家有余钱,如今很比以前强,穿新衣来盖新房,乡村好比赛天堂!”伞头秧歌手字正腔圆的表演,再次激起了一阵欢呼和尖叫。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国际的。”临县文旅局局长刘卫平这样解释临县伞头秧歌,“泥土味是临县伞头秧歌最大的特点,在临县当地是人人喜欢,人人会唱!”
临县伞头秧歌,俗称闹秧歌、闹会子,集音乐(打击乐、吹奏乐、丝弦乐)舞蹈、武术、戏曲、民歌、小演唱等融于一体,是临县广泛流传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形式。溯其源,始于祈禳,是传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宗教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
据考证,临县伞头秧歌起源于东汉,萌发于“五胡十六国”时期,有型于宋时,兴盛于清代,繁荣于当代。临县伞头秧歌由“扭秧歌”和“唱秧歌”有机结合而成,其显著特点是“扭时不唱,唱时不扭,扭唱结合,交替进行”。而“扭秧歌”的看点是“掏场子”“小会子”的表演。“唱秧歌”的亮点则是“就地取材、即兴演唱”。多少年来,在“扭秧歌”的表演方面,以县文化馆为主体的文艺队伍如接力赛跑,一茬接一茬地搜集整理传统节目、编创应时节节目,走下去实地辅导,使得伞头秧歌在传承方面,代代相传,与时俱进,用口头文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临县人。
“秧歌是一种综合性的民间歌舞形式。临县秧歌因其与众不同、特色鲜明、独树一帜而自成体系。”临县文化馆馆长张林峰介绍说,“目前,临县伞头秧歌已成为临县人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载体之一,全县城乡上下,一年四季,到处都有各种各样的秧歌表演,形成了男女老少,干部群众全民参与的盛大局面。”
2008年,临县伞头秧歌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中国文联命名临县为“中国伞头秧歌之乡”。乡村振兴新时代,这种高度普及,群众自发的文艺活动,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凝聚党心民心,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