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长治干板秧歌 >

山西地方小戏襄武秧歌

2014-02-28 发表|来源:chnjinju.com|作者:王培宾

襄武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之一,是流行于襄垣、武乡、沁县、屯留及晋东南其它一些地方的戏曲剧种。关于它的起源无文字记载,相传,襄武秧歌最早是干板演唱,群众称之为“干板秧歌”、“地圪圈秧歌”。约于明末清初由夯歌演变而成。清乾隆、嘉庆年间,有了半职业秧歌班社活动

清道光至同治年间,襄武一带的秧歌已开始登上舞台。

当时演奏乐器除有打击乐外,还有呼胡、二把、三弦等文场乐器。行当分工也日趋细致,有老旦、正旦、小旦、小生、大生、老生、小丑、老丑等。早期剧目有《刘芳舍子》、《小姑不贤》、《摘豆角》、《闹洞房》等。光绪十年,襄垣县上良村艺人王福锁集襄垣西营、城底、上良、下良、白杨岭、韩唐、店上、源头、果沟和武乡上合、下合、北漳、监漳、陌峪等18 个村的自乐班,组成第一个秧歌职业班社,称为“十八村秧歌班”,襄武秧歌在音乐、服饰、剧目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排演大型蟒靠戏《河灯会》、《富贵图》等,于是出现了在同一出大戏中“官唱梆子,民唱秧歌;花脸(不包括小花脸)唱梆子,生旦唱秧歌”的秧歌与上党梆子交错演唱的形式。

民国初年班社林立,秧歌大兴。较有名的班社是襄垣县公款局出钱,豪绅经营的官秧歌改良班、天义班、三元班、天成班、富乐意、悦意班和武乡的鸣凤班、鸣胜班、永乐义、庆荣班、元落义及屯留的安乐现、长子的安乐义等。

襄武秧歌有传统剧目130 多个。襄垣官办的改良班曾试探排演过《戒烟》(指戒鸦片烟)、《禁赌》、《吸金丹》、《一元钱》、《溺爱镜》等时装戏。在此期间,第一代女演员李雪娥、路小梅母女登上秧歌舞台。

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襄垣戏返村组织抗日农村剧团,演唱秧歌。次年,襄垣县吸收一批青年学生学唱秧歌,组建起抗日救亡宣传队,不久改称抗战剧团。民国二十九年,襄垣抗日救亡宣传队与抗日农村剧团合并为群众剧团,民国33 年改名为农业剧团,1946 年调晋冀鲁豫边区,同年又改名为太行人民剧团,民国37 年与调归太行行署直接领导的原武乡光明剧团合并为太行文艺工作团。在此期间,八路军129 师385 旅成立前哨剧团,武乡县成立光明剧团,太岳区的襄漳县成立第二分团,屯留县成立群众剧团、襄垣剧团,沁县成立漳河剧团等,先后编写演出《换脑筋》、《打蟠龙》、《三更放哨》、《天灾人祸》、《糠莱夫妻》、《李有才板话》、《年除》、《改变旧作风》、《小二黑结婚》、《打春桃》、《李来成家庭》、《万象楼》等现代戏,以及《邺宫图》、《韩玉娘》、《王佐断臂》、《报父仇》、《逼上梁山》等古装剧。

民国三十二年(1943 年)12 月,八路军彭德怀副总司令为襄垣群众剧团题词:“抗日农村剧团模范”。次年,武乡光明剧团因编演《改变旧作风》、《义务看护队》,被太行文联授予题为“突飞猛进”的锦旗。新中国建立后,襄垣县组建秧歌职业剧团,在音乐唱腔、艺术表演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创作演出了《洞房装疯》、《玉凤配》、《赵兰英进京》、《忠义缘》、《戏中书》等新剧目,取得了可喜进步。除襄垣、武乡两个职业剧团外,在襄垣、武乡、沁县、左权、和顺、榆社等县,相继成立了近30 个半职业和农村业余演出团。这些团常年坚持在基层演出,丰富了乡间文化生活,为襄武秧歌的传播作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