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干板秧歌
2015-12-13 发表|来源:长治吧|作者:(王笑林整理)长治干板秧歌在上党地区流传非常广,它的影响力可以说仅次于上党梆子和上党落子。今天,长治各县区的很多地方剧种几乎都是从干板秧歌演变发展而来的。 干板秧歌与冶铁业有很深的渊源。明末清初,随着上党地区打铁业的兴盛,劳作时,二三人操作一盘打铁烘炉,为了协调动作,减轻苦闷,工人常常随着铁锤的起落,发出哼哟嗨呀的喊声,后来就你一声他一声地唱起来,渐渐形成了节奏鲜明的固定调子。时间长了,又编进去不少有趣的歌词。这些歌词传来传去,形成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民歌。后经一些文人的加工提炼,将其编成故事,配以动作,每逢年节,人们便就地扭唱起来,因此,当地人又把它叫做“地圪圈秧歌”。因为这种秧歌开始时只有打击乐器,没有弦乐伴奏,又俗称“干板秧歌”。长治县的琚寨村在明清亦是铁炉盛行,冶铁业非常繁荣,至今还保存着打铁炉子,由此不难看出琚寨的干板秧歌也是源远流长。 据琚寨村村民程德林讲,他的祖上就是唱干板秧歌的,当年在琚寨村有一个相当规模的秧歌剧团,他的父亲程安则是班主,当时演员有程富则、琚春红、琚能发、琚林则、琚金盛等,程德林以及他的本家新妈也参加演出。当时演员少说也有三四十人,演员的收入是挣小米,名角、好把式收入较高,依靠唱戏还很富裕。所演剧目也相当有品位,如《脱牢》,演的是赵匡胤坐牢,众好汉火烧衙门,搭救出狱,总共需表演三个半小时,这可谓大戏。 到了上世纪50年代,剧团解散,只是逢年过节闹红火时唱一段,当时还有锣鼓家伙,也还吹打吹打,再后来家伙也丢失了,旧戏箱、服装都交给了村里。时至今日,全村只剩下了一个旧戏箱,三个老演员,当年所唱剧目的乐谱唱词只留在演员的心中。如再过几年,这几位老艺人一过世,琚寨的干板秧歌也就彻底失传了。 琚寨干板秧歌的生存现状使年已66岁的程德林感到非常痛心。能不能拯救干板秧歌?能不能再组剧团?能不能让这一地方小戏传承于后世?带着这些疑问,他拿出有限的资金,想要重铸琚寨秧歌的辉煌。在程德林看来,这个举动显然不只是家庭副业,农村事业,而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或说具有历史价值的事业。 从去年开始,程德林一步步着手于这番事业。第一步,靠着零星的记忆,由他演唱并记录当年干板秧歌剧的唱词,主要有《三顶灯》、《金镯记》、《接姑姑》等小戏,也有《脱牢》等大戏。第二步,他开始动员家人及原来的老艺人参加。首先让自己的老伴儿开了唱腔,一板一式地唱了起来,儿媳妇也唱了起来,儿子不爱说话就叫他打家伙。程德林还将他的新妈,一位干板秧歌的老艺人请了出来,老艺人言传身教,使演员队伍的业务很快提高。第三步是程德林掏钱置办了锣鼓家伙。让他没有想到的是,看着这红火的场面,村里马上就有二三十人加入了剧团,全然不顾农活家务,随叫随到,虽嗓子不算太好,唱词也记不很牢,但那热情与认真都显示出了艺术人才所具备的素质。 就这样,长治县琚寨干板秧歌剧团正式成立。2009年10月,在本村正式表演了干板秧歌《三顶灯》,村民观后反响热烈。为此,琚寨村村委会还专门赠送了锦旗表示支持鼓励。尽管以后的路还很长、很艰巨,但琚寨干板秧歌的保护工作毕竟迈出了第一步。 真诚地祝愿琚寨干板秧歌越唱越好,干板秧歌事业逐步发展壮大,愿这一地方剧种得以保存、传承与弘扬。
干板秧歌的唱词以七言格为主,兼有十言格。上、下句为一个完整句式,句式中间有固定的打击乐相连接,没有管弦乐器的伴奏,故称为干板。其基本特征是:小锣定音、徒唱起结、击乐串缀,人物故事简练,通俗易懂。行腔上讲究平(唱)骤(唱)结合,以切分音节奏结束。可以连唱也可接击乐作串,视故事情节而定。由于没有弦乐器作伴奏,它的行腔更自由、粗犷和豪放,没有一般戏曲那样严谨、讲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