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广灵秧歌 >

广灵秧歌:散发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间艺术瑰宝

2016-01-05 发表|来源:山西农民报|作者:王志峰

2008年,广灵秧歌被列为大同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这让广灵的秧歌艺人从心底里感到欣慰和高兴,尤其是为此而奔走了两年多的老艺人郭世德更是激动得老泪纵横,他说:“广灵秧歌能得到政府的重视,能受到国家的保护,这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我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广灵秧歌入选国家级‘非遗’项目。”

历史悠久的民间小戏

广灵秧歌是流行于广灵一带的地方戏曲,它剧目繁多,音乐优美奔放,唱腔高亢激越,板式丰富多变,表演朴实风趣,乡土气息浓郁,成为广灵及河北蔚县一带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广灵秧歌是在民歌、小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民间舞蹈、民间技艺、民间武术等广场艺术而逐步形成的。秧歌在清道光年间便登上了舞台,一些对子戏、三小戏成为当时主要剧目。道光六年广灵县罗家疃元宵班在殷家庄关帝庙戏台上演出,剧目中除了三小戏外,增加了 《杀山》、《打经堂》等多行当戏。咸丰元年正月十六,广灵南疃三合班上演的剧目更加丰富,题材范围也逐渐扩大,不仅有《上坟》、《打雁》等折子戏,还有 《牧羊圈》、《抱盒》等戏。这时秧歌也打破了正月和二月演出的惯例,同治年间,秧歌活动由季节性的元宵班向非季节性的抱抱班 (艺人们自行组织的)转化,这个转化也是由业余向专业化的过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广灵不但产生了很多秧歌戏剧班,而且还涌现出田凤宝、李善有等一批有名望的秧歌戏演员,他们在演出中各有绝活,对广灵秧歌的音乐、唱腔以及剧目的选择等,都做出了一定贡献。

起起落落,广灵秧歌走过的曲折路

盛行了上百年的广灵秧歌,在日本侵华期间,逐渐走了下坡路,剧目、音乐相继失传。1948年广灵解放后,不少村庄又组织起秧歌班,蕉山乡女演员张玉翠等人登台演出的秧歌剧《绿林》,还开创了女性唱秧歌的先例,沉寂了十多年的广灵秧歌一度时期又兴盛起来。但好景不长,在“文革”期间,广灵秧歌被禁演,老艺人相继谢世,广灵秧歌几成绝响。“文革”后,广灵秧歌才再度迎来了春天,县内有13个村镇都有自己的业余秧歌剧团,每年演出200多场。当时广灵文化部门抄录剧本67个,录制传统剧目唱段20个小时,并编写出30万字的《广灵秧歌音乐》一书。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深入,全国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代音像作品、流行歌舞逐渐取代了传统民间小戏,一些文艺剧团也实行了改革、改制,因此演出市场逐渐缩小的秧歌剧团,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演员流失,剧团瘫痪的现状,最后就连“忙时种地,闲时唱戏”的松散状态也难以为继了。最让人痛心的是1985年至2006年的21年间,传统广灵秧歌干脆不再登台。当时活跃在舞台上的艺人们年事已高,有的已经去世,特别是能够完整给传统广灵秧歌拉戏的艺人仅有时年64岁的郭世德一人。

老艺人呕心沥血保护民间文艺

郭世德是广灵县憨崖洼村的一位民间秧歌艺人。憨崖洼村曾是广灵县的一个秧歌大村,该村每年正、五、九三台戏就爱唱秧歌,一度时期全村人人唱秧歌,家家设舞台。1952年该村就成立了秧歌剧团,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憨崖洼村秧歌剧团除了在我省的邻近县区演出外,还在河北、内蒙古等地演出,当时憨崖洼村就是广灵秧歌的代名词。郭世德1962年进入村里的秧歌剧团后,拜于老艺人刘章门下,主攻花脸,很快便成了剧团中挑大梁的角色。1979年到1984年这一阶段,郭世德在该团还负责了人事工作并担当了副导演。可以说,他见证了几十年来广灵秧歌的几次沉浮。

2006年,已经年过花甲的郭世德面对广灵秧歌就要失传的现状,心里非常着急,他决定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让广灵秧歌重登舞台。当年10月,在郭世德、郭世银等人的努力下,一些在世的艺人聚拢在一起成立剧团,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排练,排成大本戏20个、小本戏3个。次年正月,广灵秧歌终于被搬上了舞台,在周围的5个村进行了演出。随着剧团名气的增大,又在广灵县的朝阳寺庙会、县城物资交流大会进行了演出,还曾应邀出席“中国大同云冈恒山旅游节消夏晚会”……所到之处好评如潮。郭世德说,现在他最大的困惑就是几位主演都已年逾花甲,若是再有几位主要艺人去世,广灵秧歌这一优秀的民间艺术就会真正从舞台上消失。

现在郭世德和他的剧团正在积极为“广灵秧歌”申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