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拉话戏”
2015-11-22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笑林在山西昔阳县城南三十里远的太行山巅有一个山村,名叫路家峪。这里世世代代流传着一种古老的民间演唱艺术,当地老乡称为“拉话”。它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拉话戏”就是由它演变而成的。
路家峪当年有位老艺人王修德听前辈传说,拉话在本村已经流传有五、六代了。大约是在元末明初由河北传到路家峪的。冀西太行区井陉一带也流传着一种叫“拉话”的民间演唱艺术。据有关资料记载,拉话这一艺术形式产生于元朝。
关于拉话的产生有两种传说:一种是说,元朝河北井陉一带有强寇占山为王,经常下山搜刮民财,欺男霸女,因此人人切齿痛恨。一伙青年男女,精炼武艺,决心为民除害。一天,他们暗藏武器,打扮成童男美女,佯装从山寨路过,强寇见后便将他们抢入山中。入山后,强寇饮酒作乐,命他们唱歌起舞作陪。这些青年乘机灌醉强寇,杀死山大王,破了山寨。从此这一带百姓得以安居。后人为追思这伙青年男女的功绩,也扮成他们的样子,模仿他们习歌作舞,以为纪念。每逢新春佳节沿街表演,助百姓欢乐。另一种传说是,元朝统治者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迫使百姓四处逃亡。途中,青年男子害怕官府抓差当劳役,特意蓄起长胡须以示年老。女子手持武器,以防恶人抢劫。在旅途中他们编出各种象征幸福安乐的歌曲,随走随唱,以解除疲劳。这两种传说,不一定真有其事,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不会那么简单,不过,在拉话戏的表演形式中,的确有这些传说的某些痕迹。遗憾的是,进入当代已经没有多少人会表演这个古老的艺术了。
拉话在表演程式和舞蹈动作上是颇有特色的。它的表演人数,每个节目均为八人,分别扮为四种行当。排首两名是二花脸,一红一黑戴长须。左手执圪节鞭,长约一尺二寸,右手执短剑,短衣打扮。第二列两名是小旦,穿短衣,小打扮,手执钱杆,木制,长约二尺半,两端打小孔,孔内穿两串小铜钱,舞起来嗦嗦作响。第三列两名是老生,头戴毡帽,身穿蓝色长袍,腰束白围裙,右手执竹板,左手执小节子,交替撞击,乒乓作响,既用来指挥乐队的节奏又当作道具使用。第四列是两名小生,头戴罗帽,扎英雄球,手执木制八角鼓。这种艺术形式在舞台、广场均可以演出,由打击乐伴送演员出场,在表演过程中,变换各种队形,各个行当的表演身段均不相同。女角动作稳重优美,男角动作刚劲提拔。步伐有颠脚、跺脚、綳腿、抱脚等。
传统的拉话是以叙述的方式来表现故事或生活侧面的。其节目有叙述传说典故的,如《八洞神仙赴蟠桃》《远看》;有揭露恶霸豪强的,如《崔虎抢亲》;有描写劳动与 生活的,如《采桑》《观灯》《嗑瓜子》;有表现朝代大事的,如《下书》。节目内容多表现劳动人民对邪恶的憎恨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唱词以七字句为主,也有少量十字句和长短句。它的传统唱腔为单曲体,一剧一曲,节奏稳健,委婉多变,古典味浓厚,闭目静听犹入仙境。曲调可依据情节和剧词的需要作相应的变化。间奏可依据舞蹈表演动作的需要作相应的延伸和缩短。唱腔中加有虚词衬字“哎嗨哎嗨嗨”、“啊哈啊哈哈”、“哎嗨哟”等,听来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
它的主奏乐器以小唢呐、笙、竹笛为主,还配有胡呼、二胡等乐器。打击乐与中路梆子的完全相同,唯独不用梆子,乐器节奏与速度,由演员中的老生击竹板来控制。
新中国成立前,拉话戏的名艺人有王小三、王有德、王修德、王进亮、王多福。新中国成立后,旦角改由女演员扮演,第一代女角有赵俊娥、王变堂,有影响的男演员有王会州、王换人等。青年女演员有王美英、王燕平等。
由于拉话戏生存的山区,交通闭塞,所以它流传不远,仅传到本县及和顺的部分村庄。1980年,昔阳县戏剧工作者,曾对拉话戏进行重大改革,以使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是由于地域关系,随着艺人的相继离世,近年来拉话戏已经基本失传。
(据杜志明资料整理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