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 矢志攻坚 ——锣鼓杂戏挖掘、抢救演出侧记
2020-07-31 发表|来源:未知|作者:王思恭源远流长的锣鼓杂戏,曾是临猗县王午村长期流传的重要民间艺术。经过抢救性挖掘、整理和排练,王午村业余剧团于近日在孙吉镇政府大院带妆演出了锣鼓杂戏《三战吕布虎牢关》。笔者近日应邀前往观赏,并详细调查了这一民间艺术瑰宝抢救挖掘的过程。
(一)
关于锣鼓杂戏的形成年代,众说纷纭。有说源于上古时期“岁时行乐”遗风,有说由汉武帝在汾阴立祠祭拜后土兴起的建庙祭神起始。而唐贞元二年河东节度使马燧平叛有功,受封猗氏城,排演的庆功《定难曲》,对锣鼓杂戏的形成发展产生了一定作用。
锣鼓杂戏形成年代有待进一步考证,但它是中国戏曲发展史的活化石,早已成为业内共识。2016年,临猗县文化馆组织力量,搜集整理、出版了《锣鼓杂戏》专著。2019年,该馆成为国家级非遗锣鼓杂戏项目保护单位。
运城市十多个县(市、区)皆为锣鼓杂戏的主要流行区。该戏演出时不用弦乐,仅用锣、鼓、钹和唢呐伴奏;属吟诵体,吟诵的戏文多为“四句七言”,其句式结构整齐、讲究对仗、偶句押韵、平仄交替。
“唱”在锣鼓杂戏中并不重要,其主要腔调有吟句和赞句。演出服饰用普通戏装即可,表演有固定程式。锣鼓杂戏节奏缓慢,风格古朴。演员唱、吟、念、白及举手投足,均要与打击乐点相配合。“要把杂戏演,先学踩鼓点;鼓点踩不对,动作难学会”的口歌,道出了锣鼓杂戏表演要领。
据临汾戏剧史学家王星荣先生考证,锣鼓杂戏大体有130多个剧目,目前已收集的剧目有50多个,其中35出戏与蒲剧传统戏题材一致,甚至剧名相同。这说明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承接关系。
(二)
王午村是有着2000余人的中型村,早年村里戏曲活动十分活跃。锣鼓杂戏在该村有“西半村3本武杂戏、东半村3本文杂戏”的艺术风格之分。
在村民的印象中,锣鼓杂戏虽然只有6本,但每出戏都是超长古装戏,戏中人物众多,全系男性,情节跌宕,主题鲜明。
上世纪80年代,由于种种原因,锣鼓杂戏在王午村停演。今年3月,疫情稍缓,夏县有关部门派人来到临猗采风,孙吉村为采风团队演出了锣鼓杂戏。王午村的部分村民观看了这场演出,由此激发了艺术创造热情。
他们分析了现实情况:40年不演了,几代老演员先后作古,演过杂戏的老演员,仅有四五人,因年龄过大无法登台;列入非遗保护项目,证明该项目重要性的同时,也表明其存在濒临失传甚至断代的危险;入选非遗后不进行抢救、挖掘、重排,仍然会失传,甚至消亡。总而言之,抢救、挖掘、重排、上演锣鼓杂戏,已经到了时不我待的紧要关头。
锣鼓杂戏虽然没有弦乐伴奏,却也是涉及文学、音乐(主要是打击乐和唢呐)、舞美、服装、表演等各个专业的综合艺术,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其中,牵头策划、剧本整理、排导剧目无疑最为重要。
王午村77岁的老人王晋录自幼热爱戏曲,早年曾在王午锣鼓杂戏中扮演角色。1980年之后,锣鼓杂戏停演,演员队伍日见凋零,他意识到对锣鼓杂戏进行抢救性挖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遂担起了重任。
(三)
王午锣鼓杂戏艺术骨干官贵贞去世20多年后,2019年年底,家人将其生前保存多年的锣鼓杂戏剧本交给村里,使王晋录看到了挖掘锣鼓杂戏的契机。夏县来人采风时孙吉村的演出,让他和一班志同道合的乡友,很快达成抢救挖掘王午村锣鼓杂戏的共识,并将《三战吕布虎牢关》作为首选剧目,进行整理重排。
几个人分工合作,分头准备,抢救性工作很快开始。王晋录身兼策划、剧本整理和导演多重任务。他专访健在老演员,回忆表演程式,浓缩故事情节,并组建起20多人的演员班底。经过众人紧锣密鼓、夜以继日的排练,《三战吕布虎牢关》终于问世,再现了三国历史上三英战吕布激荡人心的一幕。
协助王晋录整理剧本的是其老伴。老两口密切合作找资料、查剧史、定基调,逐字逐句推敲剧词。两个人常常因为一句台词各抒己见,争论半天。一剧之本的抢救性挖掘和成功改编,为该剧的问世及获得好评,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实早在十多年前,王晋录老两口即投身王午村业余戏曲演出,而且双双成为业余剧团的艺术骨干。王晋录担任剧团总指挥——鼓板演奏员,老伴则成为剧团挑大梁的青衣。有了他们的助力,王午村的戏渐渐出了名。2010年,王午村剧团受邀赴万荣李家大院演出3场,反响热烈。
王午村锣鼓杂戏和业余剧团顺利排出一批热演剧目,是王晋录、郭竹爱、潘本西、潘佩民、樊照斌等有关人员辛勤工作,以及张勤学、张建军精心指导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与谢云飞及王午村党支部书记樊朝阳等人的重视、担当分不开。正是他们的大力支持,才使非遗传承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